编者按:
国庆佳节,青海读书会邀您共赴一场“品读青海,看见自己”的文化之旅。青海,这片雄踞世界屋脊的净土,藏传佛教的酥油花绽放千年智慧,土族安昭舞旋转着七彩袖间的热情,撒拉族花儿在黄河岸边唱响生命之歌。青海湖的碧波、茶卡盐湖的镜面、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群,与三江源头的冰川共同勾勒出地球第三极的壮美画卷。当我们翻开青海的诗篇,不仅读懂山河的辽阔,更在唐卡艺术的笔触里、在土族艺术的盘绣中,照见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热爱。敬请关注!
图文/一叶禅
若说9号公路是人生最动人的旅途篇章,那祁连冰沟的林海露营基地,便是这篇章里最浪漫温情的休止符。
顾名思义,林海露营基地隐藏在原始青海云杉林间,傍山而建、依水而居。没有城市喧嚣,只有草木清香与山水相映,是旅途里难得的休闲秘境,更是给心灵松绑的绝佳养心之地。
在这里,不必追赶行程,你可以慢下来,让脚步等上灵魂——这里既是旅途的驿站,也是心灵的驿站。在林海涛声、潺潺水声与地道美食中放松,为旅程添一段舒缓浪漫,更能沉浸式触摸红色底蕴的精神力量。
祁连,不仅是红西路军曾踏过的热血土地,更藏着山川大地馈赠的自然之美,深厚的红色底蕴与壮丽的自然风光在此交融共生。
置身冰沟林海露营基地,你无需奔赴多地,便能一站式解锁多重体验——既可观林海翻涌、赏山川壮阔,沉浸式拥抱自然;也能触摸红色记忆,在先辈足迹中感受不朽的精神力量。
国庆佳节,自驾车流沿着9号公路向北奔赴祁连,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冰沟林海露营基地更是人气高涨。
10月4日,我们一家人再度踏入这片熟悉的地方。即便已来过多次,这个国庆,我们依然选择再次畅游——因为每一次驻足,林海的风、山间的景、清澈的河流,都能带来全新的感触,在家乡这方美景里,总能得到心灵的治愈和灵感的滋养。
我们抵达时,营地早已满是热闹的游客。基地区域,指示牌上有详细介绍。
星空住宿区星空: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星空住宿区共有钢结构移动式太空舱7座,太空舱设计精美、透视性好,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还具备管家式互动的AI语音服务功能。屋顶设计为可开放式天窗,是观景的绝佳配置,270度全景落地窗设计,让美景尽收眼底,可享受星光相伴、月亮相随、身心惬意的美好时光。
拓展训练区: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拓展训练区,设有闯关区和娱乐区两个区域,闯关区设有独木桥、跳箱、绳网、低障板、梅花桩五个项目,用于提高参与者的平衡性、协调性,锻炼勇气和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能力;娱乐区设置五项娱乐体验设施:消防服装体验、扛圆木、拉轮胎、射水体验、水带保龄球,用于展示消防设施元素,提升消防宣传影响力,对游客进行直接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消防安全知识宣贯。
露营区: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自助露营区是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草坪,可安置自助帐篷150余顶,自助帐篷区设有免费儿童娱乐区,免费卫生间及水电。基地可以提供烧烤炉、木炭、烧烤食材等有偿服务,尽最大程度满足游客需求。
儿童游乐场:
很远就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追着笑声奔跑,在滑梯上穿梭,在蹦蹦床上跳跃,在秋千上飞翔,像出笼的小鸟般撒欢,那天真无邪的笑声,那发自内心的愉悦,总是渲染着一种美好的气氛和心情。
有几个年轻的妈妈,抢着和孩子们荡秋千 ,笑声混着孩子的嬉闹,成了游乐场里最治愈的声音,连风都跟着变得温柔,漾着亲情的暖意。
一顶墨黑的牦牛大帐篷立在眼前,“ 祁连花之林”五个朱红大字格外醒目,帐内飘出的香气直直勾着人往里走。掀帘而入才发现,这竟是间热闹的大餐厅,几桌宾客围坐谈笑,碗筷碰撞声混着饭菜香,一看便知是场欢喜宴事,满是烟火气与温情。
天空飘起细碎小雨,却没拦住游客的兴致,车辆仍一辆接一辆鱼贯而入。我绕着一个个太空舱转了一圈,透过玻璃仔细打量舱内设施——布局规整、物件齐全,看着格外舒心。
可惜舱门都上了锁,没能亲身体验一番。有点小遗憾。正当我隔着玻璃向内探头探脑时,旁边太空舱,传来一个小女孩夸张的惊呼 ,声音清亮又鲜活,伴着父母满足的笑声,看来,今天他们要在这里尽情享受这一份旅途的美妙。
这里,还有几顶黑牦牛帐篷。是我省体育健将切阳什姐森林康养基地。掀开帐篷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里面有简单的设施,藏式沙发,还有一个跑步机和动感单车。为游客提供短期的森林康养活动。
我对黑牦牛帐篷特别感兴趣,查阅了一下资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牦牛帐篷是高原民族的智慧结晶——取牦牛脊背粗黑牛毛,以千年非遗手艺织就,每一根纤维都浸透着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它自带“ 热胀冷缩”的天然调节力,冬能防风保暖、夏可透气清爽,雨天阻水不透,堪称会呼吸的“天然智能居所”,既是对抗严酷环境的庇护,更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
这里,还有一方灵魂的栖息之地—索南才让创作基地。三座精致的小白色蒙古包静立着,像落在草原上的三朵白云。蒙古包门没有上锁,只有像衣服盘口一样精致的牛包锁儿,轻轻一扣,便藏住了里面的书墨香与草原风。
索南才让冰沟林海创作基地是祁连县建立的首个青年作家创作基地,旨在以文学创作为平台,向本土优秀作家提供学习、创作、研究、交流的“孵化地”,鼓励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扩大视野,与山水对话,提高文学创作水平,书写新时代祁连故事,传播好青海声音。
古朴的牛包锁儿一解,轻推小门入内——书架上卧着几册书,墙上悬着几幅墨宝,满室都是淡淡的文雅气。在这小蒙古包里,哪怕什么都不做,不看书,只静静小坐片刻,心灵也能卸下纷扰,沉进安稳的宁静里。
雨丝淅淅沥沥落着,山上云雾缠缠绕绕,整个基地都浸在一片濛濛烟雨中。游客们撑着伞,或在河边慢悠悠踱着步—听水;或钻进林间寻趣—林海听涛;更有不少人围着烤架,滋滋香气混着烟火气在林子里漫开,香味诱惑得人脚步都挪不动了。每一个游客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方式里,任雨雾洗去烦扰,让烟火暖了心头,连时光都跟着变得柔软,慢慢把身心都放轻了。
基地和林间,很多大石头上画着各种动物,将高原特有的生态文化融于自然,让每一块石头都成了承载文化底蕴的小载体。
若9号公路是串联风光的诗行,祁连冰沟林海露营基地便是诗中最暖的韵脚。文化的底蕴、烟火的温度、红色的信仰,在此交织成滋养精神的养分,不仅抚慰着过往旅人的疲惫,更以一份厚重与壮阔,照亮每一段向远方延伸的征程。
冰沟林海露营基地,每一次来都有新的触动,这份藏在山水间的美好,值得一再奔赴。
一叶禅,文字爱好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青海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七期少数民族创作班学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