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又如约而至,我的旅行计划也随之而来。由于今年农历六月有闰月,国庆与中秋假期的重叠,让我们获得了长达八天的假期。今年的假期,我选择再次出发,目光锁定这片尚未踏足的省市——珠三角的大湾区,期待探寻我国改革开放及港澳回归的那些动人故事。
大湾区之行的第一站,我选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1979年,在南海边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深圳如神话般崛起,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经过四十五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经蜕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并跻身中国一线城市行列。
我所在的小城距离深圳超过1200公里,尽管搭乘目前最快的高铁,也需七个多小时。但在我细致的安排下,通过高铁与普通列车相结合的方式,我成功在一个昼夜内跨越了这一千多公里。当九月最后一天清晨的阳光洒入飞驰的车厢,我知道,我即将抵达承载着历史使命的新兴城市——深圳。
面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北上广相比,深圳仅有短短四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六年前,邓小平总书记洞察未来,选定了仍旧是宝安县的小渔村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背靠当时经济正在腾飞的香港,深圳的发展潜力引人瞩目。
经历四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如今的深圳不仅已成为国内一线城市,更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深圳已转型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重镇,被誉为“中国硅谷”。
走在深圳街头,既看到高楼林立,也感受到交通网络的便利。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得大湾区的交通愈发顺畅,促进了内地与港澳之间更深入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这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吸引了无数国人前来寻求机会,共同参与到其繁荣发展的洪流中。
夜幕降临,深圳灯火辉煌,生机勃勃。我们在珠江口游览,扬帆邮轮,远眺不远处的香港,心潮涌动。回归祖国的香港依旧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而深圳则作为国门窗口,向世界传递着中国蓬勃发展的故事。
微风拂面,轻松舒适,当邮轮缓缓穿过港珠澳大桥,我们幸运地近距欣赏这座伟大工程的壮丽。“深圳速度”惊艳全球,而中国的发展脚步亦永不停歇。迈开气魄如虹的新步伐,迎接万象焕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