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形成8天长假,叠加节前节后各3天请假的“拼假”方案,今年国庆出游客流高峰大幅提前。据旅游平台数据统计,本次国庆出游高峰将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截至9月22日,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73%,其中00后游客占比62%,成为消费主力。
拼假带来的“超长假期”,让游客得以灵活规划行程,异地长线游、周边短途游、本地沉浸游同步升温。从目的地来看,除北京、上海等传统热门城市外,县域旅游与省际交界游成为新亮点。
数据显示,河北清河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县域目的地,节前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吸引了大量追求小众体验的游客。除此以外,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假期订单量也同比增长58%,像云南昭通、广西贺州等城市订单量分别增长95%、88%,“一次体验多省风情”的特色成为核心吸引力。
长线游方面,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跻身国内十大热门出游城市,湖南整体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64%,客单均价提升12%,张家界、郴州等景区预订量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庆出游,不少消费者已经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文化深度感受与在地生活气息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博物馆游持续升温。例如河北境内,秦皇岛天下第一关、承德避暑山庄、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等人文景区,节前搜索热度都迎来了显著提升。
户外出游热度越来越高,户外装备消费也开始迅速攀升。从特卖平台唯品会公布的数据来看,9月10日以来,很多户外品牌销量迎来显著增长。像凯乐石、李宁同比涨幅分别达到了40%、66%,361°和骆驼同比增长了40%和16%,反映出游客对不同出游场景装备需求的精准匹配。
从“拼假”延长假期,到选择县域、省际交界等小众目的地,从追逐文化体验到打卡早市烟火气,今年国庆“超级黄金周”的出游变革,本质是游客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00后作为消费主力,正以更灵活的规划、更多元的选择、更理性的决策,重新定义黄金周出游的意义——不再是“打卡式赶路”,而是“沉浸式感受”,这种转变不仅推动文旅行业供给升级,也让假期真正回归“放松身心、体验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