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贵州省丹寨县举办,开幕式上发布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入选优秀案例,案例涵盖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非遗主题民宿四大类型,全国共有48个优秀案例入选。
其中广东5个入选,分别是:梅州客天下景区、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 肇庆紫荆西堤文创街区、江门新会茶坑村、肇庆纸言纸语古法造纸非遗主题民宿。
梅州客天下景区
梅州客天下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一直致力于以“非遗+”模式促进景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非遗节庆活动、打造文化实景演出、建设非遗特色街区等措施,将客家山歌、大埔鲤鱼灯、酿酒、炒绿等40多项客家非遗融入休闲游玩中,不仅提升了景区产品竞争力和游客体验感,更有效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向赋能。
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
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是广州市首条非遗街区,采用“多方合作共建”模式,在全市范围挑选具备创新意识和市场运营能力的非遗企业,建立集制作、展示、销售、体验、交流、研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大师工作室。
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现有13家非遗工作室入驻,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广绣、象牙雕刻,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广州饼印制作技艺等86个非遗项目,9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进街区”有效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非遗集聚发展,让非遗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传承”,走向市场。
肇庆紫荆西堤文创街区
紫荆西堤文创街区坐落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风景名胜区。该街区前身为传统商业步行街,2022年启动升级改造,2023年以“非遗+文旅”全新业态亮相,通过系统性整合端砚制作技艺、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古法造纸等近20项非遗资源,构建起“展示—体验—消费—传播”的完整生态链,以非遗引流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街区累计接待游客95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亿元,先后获评“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等多项省级荣誉。
江门新会茶坑村旅游村寨
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历史悠久,背靠凤山,田野、鱼塘环绕,大榕树、石板巷、青砖屋错落有致,延续岭南广府“梳式”布局传统风貌。这里是梁启超的故乡,也是国家级非遗“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核心传承区,陈皮醇香与人文精魂在此交融。
茶坑村以“陈香飘茶坑·一心启超情”为主题,深度挖掘陈皮非遗与启超文化两大核心资源,创新性地打造“非遗+名人文化+旅游”融合模式,成为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样本。
肇庆纸言纸语古法造纸非遗主题民宿
纸言纸语·古法造纸非遗主题民宿位于“中国古法造纸活化石”——肇庆四会市贞山街道邓村。民宿以“古法造纸”为主题,践行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核心理念,将纸元素文化基因融入民宿空间设计的每一处细节,将千年古法造纸技艺植入建筑肌理与旅居日常:
外墙培育竹子立体景墙展示造纸原料;天花以染纸工艺裱制手工纸幔;墙面糊饰手工书画纸,并染以优雅传统色,呼应房间名称;纸装饰门牌标识、纸床旗等纸韵入骨,言说东方生活哲学。
文|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