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游记征文获奖作品赏析 | 光影里的培田
创始人
2025-09-24 14:38:13
0

▲▲▲点击音频 收听有声美文

光影里的培田

作者:黄清水

培田古村落是客家人在南方的杰作。

不同于土楼的壮观,培田古村落精巧雅致,不落俗套地按照地理方位完成布局。它没有野心,在山水间,客家人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连建筑也顺从山水走向而建。每一座古建筑都有暗沟,用于排放天井雨水、生活污水。水顺沟而出,汇聚到石砌水池内。古人讲究“四水归堂,财源滚滚”。客家先人带来了中原的美学理念,将建筑的最高境界融入培田古村落,深院、小巷、巍峨的门楼……培田古村落不是独立于世外的村落,它虽隐居在三座山脚下,以山为屏,却有一条官道擦村而过。

远离中原战乱的南方是一块净土。然而闽地多山地丘陵,自古多瘴气;夏秋多台风,冬春多寒流霜害,要择一处栖身之所何其难。客家先民最初从葛藤凹入闽,站稳脚跟后,散居闽粤赣各地,迁徙之路辛酸不已。至闽西时,吴姓先祖眼光独到,择此处三龙环抱的福地,开基,筑房,建村,繁衍子嗣。村民们得以在培田安居几百年,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培田古村落位于山中,虽未完全与世隔绝,却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乡民们怡然自乐,村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画面徐徐展开:古街、巷道、稻田、古祠、民居、商铺,再深入一些,可以看到庭院、水塘、古井、门楣……时间在村落的每一个角落留下印记,哪怕是一株野草,也有别出心裁的美。我喜欢这些古老的事物,老而不衰,经久有味,如老酒般醇香,耐人寻味。我们冒昧闯入此地,驻足、观望、聆听,哪怕是雨后屋檐下的一滴落水,也如星落人间。

雨后的培田,聚拢了八百年的水汽和山色。抬眼望去,山头被雾气笼罩,山峰好似少了棱角,多了朣朦之韵。步入其中,呼吸或者观望,都好似一次时空的对话。水车曾无数次揽怀夕阳、入梦明月,在雨后却有少年般的清秀之气。水声不喧哗、不悲凉、不迷茫,闭目细听,有丝竹之清韵;雨后的鸟鸣被打磨得如铜磬之声,少了喧嚣、漾动、急躁,多了安身立命之感。双脚触碰到鹅卵石,古老的时光似乎由远及近,我也有意放缓脚步,想与古街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于是风雨厮磨后的村道,竟使我眼神温柔、内心丰满。

寻梦,从村头的青石牌坊下走过,那见证了时光的“恩荣”牌坊。家族的荣耀不只定格在某个时间。当你走进培田,那份精气神全然贯穿在培田人的眉宇之间,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之中。旧时牌坊分三等:“御赐”“恩荣”“圣旨”。“御赐”牌坊为皇帝下诏,国库出资建造;“恩荣”牌坊为皇帝下诏,地方出资建造;“圣旨”牌坊为地方申请,有圣旨书面批复,地方出资建造。这座跨街牌坊也叫“进士坊”,是吴拔祯在光绪十八年(1892)考中武进士,被钦点为蓝翎带刀侍卫、内廷行走时,由皇帝下诏,地方出资从建造。村尾的“乐善好施坊”则是三等的“圣旨”牌坊,表彰的是大善人吴昌同。

两座牌坊正好首尾呼应该村“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理念。我们不难在书院群落里发现培田文气的秘密。曾经的石头丘草堂培养出一百九十一个秀才,十九人入仕。后来,石头丘草堂改名为“南山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改为培田两等小学堂。坐北朝南的容膝居建于清嘉庆年间,为三间两厢式的小院落,因空间狭小而得名,是全国最早的女性培训学馆之一。学馆的办学初衷是教授新嫁入培田的媳妇和即将出嫁的培田女子最基本的女红、文化、婚姻生育知识等,使这些女子知书达理、勤俭持家,成为贤妻良母的典范。容膝居的存在,一改旧时的闭塞思想,其开放和远见不输于今日。

重文,使得培田书香气重。六座学堂和两座书院,无疑是培田八百年来的立根之本。文脉使然,客家人骨子里有中原人的习性,对宗族信仰的传承和追求从不曾怠慢或遗忘。从哪来、到哪去、干什么是所有客家人的必修课,所以当客家人在此聚族而居后,宗祠成为他们灵魂的“福地”。这里有二十座古祠、三十余幢民居,当你进入民居正厅,你会看到客家人的慎终追远:摆着祖先的牌位,堂上用红纸写着“经远堂”,若是有先祖画像,则悬挂其像。客家人用这种方式记住自己的根,记住自己的来处。

南方多雨,空气潮湿,气候多变,客家人因地制宜地建造房屋,特别是“大夫第”“衍庆堂”“官厅”,既有徽派建筑的形制、中原庭院的建筑模式,又有明清宅院府邸的风格,还融合了汀州建筑之长,独创出客家大院的“九厅十八井”。据考证,“九厅”为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十八井”为五进厅五井,横屋两直两边各五井共十井,楼背厅三井。

传统建筑所用的材料无外乎木料、石料、黏土、砖、瓦,这些材料的组合为培田赢得了“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民居故宫”的美誉。

迁徙而来的能工巧匠在建设家园时施展毕生的才能,飞檐斗拱、木雕、石雕、漆画彩绘……他们把“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家族观念植入其中,在这块宝地上建造了既可与中原建筑相媲美又有别于永定土楼和梅州围龙屋的房屋,建立起另一个“中原”。似乎所有的客家人都以这种方式看见了过去的某个自己,使内心通透、清晰起来。他们以这种方式在大山深处获得重生,将山水的灵气赋予新建的房屋。我有时猜测,他们是把桃花源搬到了现实。走在青石板上像踩在隔世的梦幻中,他们所刻画的篇章在眼前一帧一帧播放着,安宁、祥和、肃静、淳朴,容天容地容人,包容万物。他们在八百多年的时间里迎来送往。

丰富的中原语言融合成客家话。你在千米长的古街这头呼唤,他在那头回应,声音经过历史的长廊,碰撞、反射、回荡着天地间的美与怡然自得。那些喜气洋溢的面孔在街衢巷道里有着最为自然朴素的一面。甚至他们的心跳连着河源溪日夜跳动,擦肩而过时,你也能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

溪流是培田的灵韵所在。水车推动沟渠的水,绕转培田的每一条小巷,或经过人家门前,不免有了虔诚的祝福;或驻足片刻,看孩子的风车被风撩拨;或打破日子的片言只语,重叠着花瓣的足迹,斑斓了游客的眼。清澈的溪流从一片片词语中流淌,经过人家的唇,化作一丝丝晃动的涟漪,心,向往自然,便不惧远方。只是去追寻,去印证,像十四行诗的羽毛,开始在思想的大山里无邪。这是客家人的杰作,以鬼斧神工的智慧结合自然的造化,将家园建在三面环山的开阔平台。一栋栋古民居落落大方,灰砖青瓦,些许绿植散落在门前院子,如斑驳的时光。那些充当主角的涓涓细流,在各家门前向远,雨天接过屋檐的泪珠,晴天笑语如花,泛着鱼鳞般的阳光。他们说,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脉。灵动的水将水样的灵性赋予村子。是啊,如水的村落可以塑心。时间正好,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培田,都是最好的时刻,一切都井然有序,水圳、石雕、牌坊、房屋、巷道……

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蜿蜒的曲线,在天际间勾勒着。一些水汽和雾气相混合,带着古老的记忆闯进相机的取景框,微微一笑,半是岁月半是人生,就这样不清不明,带着混沌的感觉晕染着。那些青黛忽浓忽淡,深浅不一,有时纵情丘壑,有时泼墨数尺,有时拟太虚之体,处一隅而观全局。置身培田山水画卷中,朝临宋元的清辉,暮赴明清的冷峻,而在这样的雨天里,最适合遇见民国的奇女子,身着旗袍从培田的巷道里走出,眼含水波,肤若凝脂。那是整幅画的底蕴。远处,山有了背影和祥云,相对萦绕于山腰、山间。从一场雨中脱颖而出的水汽,像绝佳的山水画大师,把培田的一切描摹得淋漓尽致,峰、石、云、水、树,大山千百年的积淀和原始风貌、意象和境界,都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这时,我们羡慕客家先祖的智慧,懂得因地制宜因时造势,建筑中深藏哲思与内涵。

走进大夫第,扑面而来的是一百六十年的气息,木质的香气和雨后的湿气交融。在房屋里穿行,一进又一进的院落、天井、厅堂,包裹着午后温润的时光。静静地行走、观望,品味一百多年来的古朴、素雅、清幽。正好这日有雨,潮湿的地面上,些许青苔焕发生机。这深秋的季节,看见绿色的东西便心生涟漪。透过琉璃花格漏窗望去,狭小的视角与空间,仿佛桎梏,走近时却豁然开朗,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这九厅十八井式建筑中,鹅卵石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它参与格局布置,暗喻着某种玄机。而那一堵青砖封火墙高高耸立,好似把江浙的清风明月搬进培田的角落里。此时再穿过回廊,去看那些“福”“寿”“囍”的砖窗,便真有了另一种美好的寓意。

在培田古村落,包容、厚德,完成了古村落的铺展。人们崇信“三分厅堂七分门楼”的说法,来源不必刨根问底。在岁月的浸润下,多少隐秘的风俗习惯逐渐融合,完整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所以弥足珍贵。从另一方面来说,客家人认为水为财,亦为生命之源,延续血脉传承。“门前若有玉带水,高官必定容易起”,培田村民坚信耕读传家的家训和乡风,一代代传承。从这里走出一百九十一个秀才,官至五品以上的有十四人,民国时出了个吴乃清,与周总理同窗,还有三个黄埔军校的学生……当我们在巷道里与红色记忆陈列馆相遇时,两扇窗户上的“囍”字顿时让人热血沸腾起来。一个村落有了文化的浸润,处处透出真善美和书香门第的丰盈。儒家的德与善,在这里显山露水、无声传承,如果我们细细琢磨,就会发现“睦邻友善,以和为贵”的箴言早已根植于培田人的基因。培田人不过是继承了祖先初入培田时的仁心厚德。与山川为友,可以万年常在;与德善为朋,兼修孝道家风。似乎从那时起,培田人就懂得了谦让和让步。世间平凡的生活最难,而培田人始终相信一个真理:顺势而为。

这里的“势”,便是好读书。崇尚读书的村落总是带有别样的灵性,附加在它身上的文化内涵,会让人看出它的品位和远见,骨子里的那份宁静和态度,无时无刻不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培田,人们还重视官商结合、财富积累的说法,这让读书人可以三餐无忧,可以实现诗与远方,可以考取功名利禄,光耀门庭,可以施政一方而不同流合污,可以为富一方而不霸道。在培田,这个被命运眷顾的村落,昔日的繁华已然远去,只剩下脚步声,只剩下时光的回响,伴随着潺潺的水声。

在这不落俗套、原生态的培田,时间仿佛被定格在水的倒影中,或见阿婆在门前的水渠里洗菜淘米,或见酒肆开门迎客,或见曲折巷道互通。一口口水塘、古井井然有序,经年累月,仍旧有着与岁月并行的勇气,在适当抒情,为幸福的培田人歌咏和解惑。那座历经时间洗礼的培田古戏台见证着古村落的前世今生,为看戏的人道出“出将”和“入相”的人生真理。懂与不懂,都在这里。

而我,这个外来的客人,趁着骤雨初歇,闯了进来,感受客家斑斓的文化,领略这片热土上不一样的民俗乡风。我一步步地靠近,像靠近我所爱的人,但我不愿过多惊扰她,只是隔着半亩荷塘、一亩稻田,隔着小桥流水、一排排柳树和一些叫不出名的树,隔着看不见的时光和远方,隔着心中遥远的诗歌。

驻足,在潮湿的天气里凝视培田的温柔和婉约、一颦一笑,见证沧桑与荣耀,赋予一些字词的转换,理解秋雨的一百种赞美。身旁的微风轻轻吹来,此时已是深秋。荷塘里的荷叶把骨骼留在人间,瘦小的影子落在水面上,成全了时光的某种疼痛。像游子总是把乡愁一遍遍研磨,磨着春夏秋冬,磨着生离死别,往事一件件、一桩桩,都在思与想之间迸发,长出一些根脉。大自然将这方宁静赋予培田人,而暂时的清幽和富足让我有了谈资,有了片刻的渴慕。

夜幕降临了,心怀自然的人被夜幕包围,真好。刚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山渐露羞态,好似被时光窥探了心事,便要急急地遁入夜的怀抱中。于我而言,山麓下的培田,似一个暮色的美梦,让我流连忘返,沉醉于客家祖先的巧妙布局和静谧空间中不能自拔。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大航海时代的起点,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占领的焦点,而安哥拉作为...
2025-09-24 13:06:31
山东省会为什么是济南,而不...
全文共1683字 | 阅读需4分钟 山东省和许多省会一枝独秀的省不...
2025-09-24 13:06:18
关于召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
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2...
2025-09-24 13:06:13
不忘旧史、传承伟大精神
刷着短视频里的盛世烟火,晒着周末出游的打卡照片,捧着奶茶漫步在华灯...
2025-09-24 13:06:05
原创 ...
杨东霞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它...
2025-09-24 13:05:48
中证A50ETF指数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9月23日,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
2025-09-24 13:05:32
带父母去四川6日游美食推荐...
嘿,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宝藏旅游地。...
2025-09-24 13:05:32
原创 ...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文末提供文献引用来源,敬请留意。 作...
2025-09-24 13:05:03
原创 ...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得明朝在政治、军事、经...
2025-09-24 13:04:43

热门资讯

“十一”黄金周前滩太古里上演“... 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22日报道:随着“十一”黄金周旅游季的临近,一个可拼凑长达16天的“超级假期”正激...
重庆3天2晚跟团游优质攻略:重... 重庆,这座充满魔幻色彩的山城,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诱人的美食,一直是我们家庭出游的热...
相约怒江·香誉世界∣保山网络达... 近日,第六届怒江精品咖啡·草果文化周保山专场推介会在保山举行。保山网络达人发出邀请,邀请大家走进泸水...
临时想加景点被拒?北京正规十大... 宝子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出去旅游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现附近还有个超想去的景点,跟旅行社一说,却被无...
Maximilian Elia... 第六季“My Favorite Shanghai·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外语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由上海市...
广东4天3晚旅游导游推荐,国庆... 潮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美食和风景名胜而闻名。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和寺...
云南六天五晚旅游攻略省钱省心版... 云南,这个名字总带着一种遥远的诗意和神秘的色彩。它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片集合了壮丽山川、多元文化...
中秋节新疆带娃旅行16天15晚... 中秋节新疆带娃旅行16天15晚人均报价4800元,选择南北疆大环线十六日游绝对能让全家玩得尽兴!新疆...
亲子游江西婺源五日游要多少预算... 江西婺源,被誉为 “中国最美的乡村”,这里有着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10.3-4/致敬南太行/初级... (友情提示, 恐高谢绝) 南太行经典 ①游览六朝古建——龙门寺 ②野路徒步红旗渠,9公里左右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