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发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入选优秀案例,其中,延边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入选景区类优秀案例(共22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蓝皮书编委会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统筹组织下,开展了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遴选工作。此次工作面向全国广泛动员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文旅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共收到有效申报案例191个。
遴选工作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设置了合规性审查、专家遴选、负面舆情审查、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结果公示等多个环节,最终遴选出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案例涵盖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非遗主题民宿四大类型,不仅具备扎实的融合基础和成熟的运营机制,更彰显了各地“非遗+旅游”实践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成果,集中展示了我国非遗与旅游融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整体气象。
近年来,“非遗+旅游”成为延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是延边最火爆的打卡地之一,不仅有朝鲜族服饰、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米酒制作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还有朝鲜族传统民居、秋千、跳板、摔跤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场地设施,来自各地的游客能在这里观看到精彩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表演。同时,伴随朝鲜族服饰体验项目的发展,当地衍生了摄影、化妆、直播带货等相关行业,“朝鲜族公主”体验式消费、朝鲜族民宿“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延吉市旅游的新亮点、新范式。
延边州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直以来,持续建立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强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打造生态文化阵地,构筑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和非遗展示传播平台,强化非遗保护法律保障,推进非遗工作理论探索,不断增强全州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
截至目前,延边州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即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5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传承基地7个、传习所11个,州级传承基地37个、展示点(传习所)22个,州级非遗传承体验基地12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7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60人。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缘何上榜
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
一起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延边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
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自古崇尚风雅
其传统服饰以象征
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为主
朝鲜族有“白衣民族”之称
“白衣素服”也被朝鲜族认为是美的象征
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最大特点是
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男女服饰迥然不同
制作朝鲜族传统服饰时采用平面裁剪法
穿着时显得简洁明快、富于变化
完美地体现了服饰的直线美和曲线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朝鲜族传统服饰不再是简单的麻衣白布
其色彩以及布料都更加多元化
再搭配各种饰品
更凸显朝鲜族传统服饰的绚丽多彩
“朝鲜族服饰”于2008年入选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40栋朝鲜族民族风格的建筑群组成的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展现了石匠、渔夫、农夫、陶艺等
不同家庭的生活场景
园内建筑错落有致
飞檐斗拱,青瓦白墙
处处透露着古朴的气息
走进这里
就像穿越到了朝鲜族的古老村落
传统建筑、木质长廊、秋千和庭院
处处都是绝美背景
换上朝鲜族服饰
在民俗园里荡秋千、漫步庭院
拍出来的照片充满民族风情
夜幕降临
园区里绚丽多姿的花灯亮起
又是另一番梦幻景象
这座充满魅力的民俗园
每一处风景都透着独特的鲜活
散发着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风情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
来这里逛逛再合适不过
留下独特的小回忆吧
妥妥的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