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这座镶嵌在粤东沿海的 “滨海渔乡”,东接汕头潮南,南邻南海,西连汕尾陆丰,北靠普宁 —— 这里有客鸟尾石笋的 “海上石林” 奇观,有靖海古城的明清城墙,有神泉港的千帆归航;更有隆江猪脚饭的软糯醇香、惠来鱼丸的 Q 弹鲜甜、靖海豆楫的香甜软糯、酱油水海鱼的原汁原味。无论是想寻味大海馈赠的新鲜海鲜、徜徉古城与石笋的自然人文,还是想沉浸式体验渔乡民俗与非遗狮舞,惠来都能以它独有的滨海清新与渔乡温情,为每一位旅人编织一段满是 “惠来风味” 的记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滨海渔乡之城,开启一场兼具烟火气与海洋诗意的深度旅程。
一、美食探索之旅
惠来的美食,是南海馈赠与渔乡智慧的交融,是滨海生态与民俗文化的结晶。这里的食物讲究 “鲜、醇、香、糯”,从刚靠岸的海鱼,到慢卤的猪脚,从手工的鱼丸,到传统的豆楫,每一口都藏着惠来人对大海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忱。食材多取自本地海域、田间与渔港,做法传承渔乡古法又融入潮汕巧思,调味贴合滨海口味,鲜香不腻,让人尝过便难忘。
(一)特色主食:滨海渔乡的醇厚滋味
惠来的主食,既有大海的鲜活气息,又有潮汕的细腻口感,从惠来鱼丸到隆江猪脚饭,每一种都承载着惠来人的饮食记忆,是渔乡生活中最鲜活的味觉符号。
惠来鱼丸是惠来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也是渔乡非遗美食,尤以神泉港、靖海港的鱼丸最为出名,被誉为 “惠来第一鲜”。制作惠来鱼丸时,需选用本地海域的新鲜海鱼,以马鲛鱼、鳗鱼、石斑鱼为佳 —— 马鲛鱼肉质紧实,做出的鱼丸 Q 弹;鳗鱼油脂丰富,鱼丸更显醇香;石斑鱼鲜味浓郁,鱼丸自带海甜。渔民会根据季节调整鱼种,春季选马鲛,夏季用鳗鱼,秋季择石斑,确保鱼丸的最佳口感。
制作鱼丸的核心是 “手工捶打”,这一步直接决定鱼丸的弹性与鲜味。先将海鱼去鳞、去骨、去皮,取净肉切成小块,放入石臼中,用木槌反复捶打(需捶打 1-2 小时),力度需均匀,先轻后重,让鱼肉逐渐变成细腻的鱼糜,期间不时加入少许冰水(保持鱼糜低温,锁住鲜味,增加弹性),直至鱼糜能轻松捏成球状且不松散,“鱼糜基底” 便制成了。
接下来是 “调味塑形”:在鱼糜中加入少许盐(提鲜)、白胡椒粉(去腥)、淀粉(少量,仅为增加黏性,不掩盖鱼鲜),顺时针搅拌均匀;双手沾冰水,取适量鱼糜,揉成直径 3-4 厘米的圆球,放入冷水中定型(避免煮制时散开)。
煮鱼丸是最后一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鱼丸,慢慢煮至鱼丸浮起,再煮 2 分钟,确保熟透,捞出沥干即可。刚煮好的惠来鱼丸,色泽洁白,表面光滑,轻轻一咬,Q 弹有嚼劲,牙齿咬破外皮的瞬间,满满的海鲜味在口中散开,带着鱼肉的鲜甜,不腥不腻。
食用时,可直接吃,感受鱼丸的本味;也可搭配清汤(用鱼骨熬制的高汤,加入少许葱花、紫菜),制成 “鱼丸汤”,汤鲜丸嫩,是惠来人早餐、夜宵的常见选择;还能加入粿条,做成 “鱼丸粿条汤”,粿条的软糯与鱼丸的 Q 弹交织,一口下去满是满足。在惠来神泉港、靖海港的老街,清晨时分总能看到卖鱼丸的小店,刚煮好的鱼丸汤热气腾腾,香气弥漫在渔港周边,搭配一份炸虾饼,便是最地道的惠来早餐。
隆江猪脚饭是惠来隆江镇的招牌主食,也是潮汕美食的代表之一,以 “猪脚软糯、卤香浓郁” 闻名。制作隆江猪脚饭时,需选用本地黑猪的前腿猪脚(前腿猪脚瘦肉多、筋膜少,口感更嫩),切成 10 厘米见方的大块,用清水浸泡 2 小时(去除血水,减少腥味),捞出沥干,用镊子拔净猪毛(确保外皮干净)。
焯水是关键步骤: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猪脚、姜片、葱段、料酒(本地米酒,去腥提鲜),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浮沫,继续煮 5 分钟,捞出猪脚,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避免卤制时杂质影响卤汤)。
卤制是隆江猪脚饭的灵魂:卤汤以生抽、老抽(调色)、冰糖(中和咸度,增加鲜甜)为基础,加入八角、桂皮、香叶、草果、丁香、陈皮(增香去腥)、南姜(惠来特色,比普通姜更显辛香),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 30 分钟,制成 “老卤汤”(隆江猪脚饭的卤汤多为反复使用,越陈越香)。将焯水后的猪脚放入卤汤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卤 1.5 小时,期间需不时翻动猪脚,确保每块猪脚都均匀入味,至猪脚皮软糯、肉质酥烂(用筷子能轻松插入),即可关火,让猪脚在卤汤中浸泡 1 小时(进一步吸收卤香)。
盛饭时,取一碗白米饭(本地籼米煮制,颗粒分明),放上一块卤猪脚,淋上少许卤汤,搭配焯水后的青菜(如油菜、豆芽)、酸萝卜(解腻),一份地道的隆江猪脚饭便制成了。隆江猪脚饭的精髓在 “软糯入味”,猪脚皮入口即化,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卤香渗透到每一丝肉纤维中,卤汤拌着米饭,一口下去满是满足感,是惠来人午餐、晚餐的热门选择。在惠来隆江镇的老街、县城的菜市场周边,猪脚饭店随处可见,饭点时分总能看到食客排队,是惠来最具烟火气的美食之一。
惠来粿条汤是惠来人心目中的 “国民主食”,以 “汤鲜、料足、粿条软” 为特色,尤以神泉港的粿条汤最为出名。制作惠来ZB.YCT.iNFO23粿条汤时,粿条选用本地手工制作的新鲜粿条(用籼米磨浆蒸制,切成宽 1 厘米的条状,口感软糯却不烂),当天制作当天食用,确保新鲜。
汤底是粿条汤的灵魂:用本地海域的鱼骨(如石斑鱼、马鲛鱼的鱼骨)、虾壳、贝类(如花蛤、文蛤),加入姜片、葱段、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 1 小时,至汤汁呈奶白色,撇去表面杂质,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制成 “海鲜高汤”,鲜而不腥,带着大海的气息。
配料选择丰富,且讲究 “新鲜现配”:新鲜瘦肉片(用生抽、淀粉腌制 10 分钟,增加嫩滑度)、惠来鱼丸(切半,易入味)、鲜虾(去壳去虾线,个头饱满)、鱿鱼片(提前焯水,去除腥味)、青菜(如油菜、空心菜,切段)、豆腐泡(吸满汤汁,更显鲜香),可根据喜好自由搭配。
煮制时,锅中加入海鲜高汤,大火烧开后放入粿条,煮 1 分钟(粿条加热即可,避免煮烂),依次加入瘦肉片、鱼丸、鲜虾、鱿鱼片,煮 2 分钟至食材熟透,最后放入青菜、豆腐泡,煮 30 秒至青菜断生,即可关火,盛出时撒上少许葱花、香菜、胡椒粉。惠来粿条汤的精髓在 “鲜”,海鲜高汤的鲜甜、食材的新鲜、粿条的软糯交织,一口汤一口粿条,满是大海的馈赠,是惠来人早餐、夜宵的首选,在惠来的大街小巷,粿条汤店随处可见,是最接地气的美食。
惠来鱼饺是惠来渔乡的特色主食,与普通饺子不同,鱼饺的皮用鱼糜制作,馅料也以海鲜为主,鲜上加鲜。制作惠来鱼饺时,饺皮的制作与鱼丸类似:选用新鲜海鱼(如马鲛鱼、鳗鱼),取净肉捶打成鱼糜,加入少许淀粉、盐,揉成面团,醒发 15 分钟,取一小块面团,擀成薄圆皮(比普通饺子皮更薄,确保能尝到鱼鲜),饺皮便制成了。
馅料以海鲜为主:新鲜虾仁(切碎,保留颗粒感)、鱿鱼丁(提前焯水,增加 Q 弹)、瘦肉末(少量,增加油脂感)、葱花、姜末,加入生抽、白胡椒粉、少许香油,搅拌均匀,制成 “海鲜馅料”。
包鱼饺时,取一张鱼饺皮,放入适量馅料,捏成半月形,边缘捏出花纹(防止煮制时漏馅),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再煮 2 分钟,捞出沥干即可。食用时,可蘸醋或辣椒酱(本地小米辣制成,微辣开胃),鱼饺皮 Q 弹有嚼劲,带着鱼肉的鲜甜,馅料中虾仁的脆爽、鱿鱼的 Q 弹交织,一口下去满是大海的味道,是惠来人节日聚餐的常见主食,在惠来的渔港周边,鱼饺也是渔民出海时的必备食物,方便携带且能补充能量。
(二)经典荤菜:大海馈赠的鲜醇盛宴
惠来的荤菜,以海鲜为核心,兼顾潮汕卤味,从酱油水海鱼到清蒸石斑,从炒薄壳到腌花蟹,每一种都以 “凸显海鲜本味” 为核心,是滨海餐桌上的 “硬菜”。
酱油水海鱼是惠来最家常的海鲜荤菜,也是最能体现海鱼鲜味的做法,尤以 “巴浪鱼”“池鱼”“鲳鱼” 为佳 —— 巴浪鱼ZB.YCU.iNFO23肉质紧实,酱油水烹煮后更显鲜香;池鱼油脂丰富,鱼皮酥脆;鲳鱼肉质细嫩,刺少肉多。制作时,选用刚靠岸的新鲜海鱼(最好是当天捕捞的活鱼,若为冰鲜鱼,需提前解冻,用清水冲洗干净),在鱼身两侧各划 2-3 刀(便于入味),用少许盐、姜片腌制 10 分钟(去除腥味,增加底味)。
烹饪时,锅中加入少许食用油(菜籽油为佳,香气更浓),放入姜片、葱段爆香,加入适量生抽(本地酿造酱油,鲜味更足)、少许冰糖(中和咸度)、清水(刚没过鱼身的 1/2),大火烧开后放入海鱼,转中小火煮 5 分钟,期间用勺子将汤汁反复浇在鱼身上(确保鱼身均匀入味),至鱼眼凸起、鱼肉熟透,即可关火,撒上少许葱花、香菜。
酱油水海鱼的精髓在 “鲜”,海鱼的本味与酱油的咸鲜完美融合,鱼肉细嫩,汤汁浓稠,用来拌饭更是一绝,是惠来人家庭晚餐的常见菜。在惠来的渔港周边,渔民们最爱的便是这道酱油水海鱼,搭配一碗白粥,简单却满是大海的馈赠。
清蒸石斑鱼是惠来高端海鲜荤菜的代表,石斑鱼肉质细嫩、刺少肉多,清蒸做法最能体现其鲜甜。制作时,选用本地海域的新鲜石斑鱼(以 500-700 克的石斑鱼为佳,肉质最嫩),处理干净(去鳞、去鳃、去内脏,注意去除鱼腹内的黑膜,避免腥味),在鱼身两侧各划 3-4 刀(便于入味),用少许盐、料酒(本地米酒)、姜片腌制 10 分钟。
蒸制前,在鱼腹内放入姜片、葱段,鱼身表面铺一层葱丝、姜丝(增香去腥),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8-10 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调整,500 克的鱼蒸 8 分钟最佳,时间过长肉质会老)。蒸好后,倒掉盘中的汤汁(避免腥味残留),拣去姜片、葱段,在鱼身表面铺上新鲜的葱丝、姜丝、红椒丝(增色,增加辛辣感,解腻)。
热锅下油(香油为佳,香气更浓),油温七成热时,将热油淋在葱姜丝上,激出香味(“淋油” 是关键,能让葱姜丝的香味渗透到鱼肉中),最后淋上少许生抽(本地酱油,鲜味更足)即可。清蒸石斑鱼的精髓在 “嫩”,鱼肉入口即化,带着大海的鲜甜,葱姜的清香与生抽的咸鲜完美衬托出石斑鱼的本味,是惠来人招待客人、节日聚餐的必备菜,在惠来的海鲜酒楼,这道菜几乎是每桌必点。
惠来炒薄壳是惠来夏季的特色荤菜,薄壳(学名寻氏肌蛤)生长在惠来沿海的滩涂中,肉质小巧却鲜味浓郁,是惠来人夏季夜宵的热门选择。制作时,选用新鲜的薄壳(外壳完整,无破损,用清水浸泡 1 小时,让薄壳吐净泥沙),捞出沥干,用剪刀剪去薄壳的尾部(便于食用时吸出肉)。
热锅下油,放入姜片、葱段、蒜末、小米辣(根据口味调整,增加辛辣感)、紫苏叶(本地紫苏,增加清香,去腥提鲜),爆香后放入薄壳,大火快速翻炒 2 分钟,至薄壳开口(开口即表示熟透);加入生抽(本地酱油)、少许蚝油、料酒(本地米酒)、白砂糖(少许,提鲜),继续翻炒 1 分钟,让调料均匀裹在薄壳上,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惠来炒薄壳的精髓在 “鲜辣”,薄壳肉小巧却鲜味十足,紫苏叶的清香与小米辣的辛辣交织,汤汁浓稠,用来嗦薄壳时,汤汁的香味与薄壳的鲜味完美融合,是惠来人夏季夜宵的 “灵魂菜品”。在惠来的渔港周边、县城的夜宵摊,夏季夜晚总能看到食客点一份炒薄壳,搭配一瓶冰镇啤酒,惬意十足。
惠来ZB.YCY.iNFO23腌花蟹是惠来沿海的特色荤菜,花蟹(学名远海梭子蟹)肉质饱满、蟹黄丰富,腌制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味,是惠来人夏季的开胃菜。制作时,选用新鲜的花蟹(鲜活花蟹为佳,外壳呈青蓝色,腹部洁白,蟹黄饱满),处理干净(去蟹壳、去鳃、去内脏,切成小块,蟹钳用刀背敲裂,便于入味)。
腌制调料是关键:用生抽(本地酱油)、鱼露(增加咸鲜)、料酒(本地米酒,去腥)、姜片、葱段、小米辣(切圈)、蒜末、香菜段、柠檬片(增加清香与酸味,解腻),混合均匀,制成 “腌料”;将切好的花蟹放入玻璃罐中,倒入腌料,确保花蟹完全浸泡在腌料中,密封腌制 2-3 小时(夏季可放入冰箱冷藏腌制,避免变质),至花蟹肉质入味即可。
惠来腌花蟹的精髓在 “鲜爽”,花蟹肉细嫩,带着大海的鲜甜,腌料的咸鲜与柠檬的清香交织,入口清爽,是夏季开胃的绝佳选择,搭配白粥或啤酒,风味更甚。在惠来的渔港周边,渔民们常将刚捕捞的花蟹腌制后食用,新鲜又美味,是渔乡独有的风味。
(三)传统小吃:街头巷尾的舌尖惊喜
惠来的传统小吃,是滨海渔乡烟火气的浓缩,从靖海豆楫到隆江绿豆饼,从惠来虾饼到鱼丸汤,每一种都藏在老街巷尾的小摊小店中,是惠来人最熟悉的烟火味。
靖海豆楫是惠来靖海镇的传统小吃,也是渔乡非遗美食,以 “香甜软糯、用料扎实” 为特色,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惠来人节日、婚庆的必备零食。制作靖海豆楫时,需准备 “三大主料”:糯米粉(本地糯米磨制,口感更软糯)、花生(本地花生,炒香去皮后碾碎)、芝麻(白芝麻为佳,炒香后增加醇香),辅料有白砂糖、麦芽糖、猪油(增加油润感)。
制作过程分为 “制皮”“拌馅”“包制” 三步:制皮时,将糯米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 15 分钟,取一小块面团,擀成薄圆皮(皮需薄而有韧性,避免包馅时破裂);拌馅时,将花生碎、芝麻、白砂糖、麦芽糖、猪油放入盆中,搅拌均匀(麦芽糖需提前加热融化,增加黏性,让馅料更易成团);包制时,取一张糯米皮,放入适量馅料(馅料用量需足,确保每口都能吃到花生与芝麻),捏成圆形或长条形,放入蒸笼中蒸 15 分钟,至糯米皮熟透即可,放凉后可密封保存,口感更显紧实。
靖海豆楫的精髓在 “香甜”,糯米皮软糯有嚼劲,馅料中花生的醇香、芝麻的油润与白砂糖的清甜交织,不腻不齁,带着浓郁的传统风味,是惠来人童年记忆中的零食。在惠来靖海镇的老街,有许多售卖靖海豆楫的老店,包装简单(多为油纸包装或竹篮盛放),却充满渔乡气息,游客可以购买作为伴手礼。
隆江绿豆饼是惠来隆江镇的传统小吃,以 “皮薄馅足、酥脆香甜” 为特色,是惠来人下午茶的热门选择。制作隆江绿豆饼时,需先制作 “绿豆馅”:选用本地绿豆(颗粒饱满,易煮烂),洗净后用清水浸泡 2 小时,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 小时,至绿豆开花、软烂,捞出沥干,用纱布包裹绿豆,挤出水分,制成 “绿豆泥”;锅中加入少许猪油,放入绿豆泥、白砂糖,小火慢炒,期间不断搅拌,避免糊底,炒至绿豆泥抱团、不粘手,绿豆馅便制成了。
制作饼皮时,将面粉、猪油、白砂糖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 30 分钟,分成小块,擀成薄圆皮,取一张皮,放入适量绿豆馅,包紧后擀成圆形饼坯,在饼坯表面刷一层蛋液(增加光泽),撒上少许芝麻。
烤饼时,烤箱预热至 180℃,将饼坯放入烤箱中,烤 20 分钟,至饼皮金黄酥脆,取出放凉即可。隆江绿豆饼的精髓在 “酥脆”,饼皮层层酥脆,一咬便掉渣,绿豆馅香甜软糯,不腻不齁,带着猪油的醇香,是惠来人下午茶的绝佳搭配,搭配一杯工夫茶,惬意十足。在惠来隆江镇的老街、县城的糕点店,绿豆饼常年售卖,是最受欢迎的传统小吃之一。
惠来虾饼是惠来街头巷尾的常见小吃,以 “外酥里嫩、虾香浓郁” 为特色,尤以神泉港的虾饼最为出名。制作惠来虾饼时,需准备 “饼糊”:将面粉、淀粉(按 2:1 的比例混合,增加酥脆度)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无颗粒的糊状,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葱花,搅拌均匀。
馅料以鲜虾为主:选用本地海域的新鲜小虾(如白虾、沙虾,个头小巧,鲜味浓郁),洗净后沥干,用少许盐、料酒腌制 10 分钟(去除腥味)。
炸虾饼时,锅中加入足量食用油,油温六成热时,用勺子将饼糊舀入模具中(圆形铁模具,便于定型),放入几只小虾,再舀少许饼糊覆盖小虾,放入油锅中炸制,待饼坯金黄酥脆,捞出脱模,沥干油分即可。食用时,可蘸辣椒酱或甜辣酱,虾饼外皮酥脆,内里软嫩,小虾的鲜味渗透到饼糊中,一口下去满是虾香,是惠来人早餐、夜宵的热门选择,在惠来的渔港周边、学校门口,常有小贩推着小车售卖虾饼,刚炸好的虾饼香气弥漫,吸引众多食客。
惠来鱼丸汤是惠来最接地气的传统小吃,与作为主食的鱼丸汤不同,小吃版鱼丸汤更注重 “小巧精致”,以 “汤鲜、丸小、料足” 为特色。制作时,鱼丸选用迷你版鱼丸(直径 1-2 厘米,一口一个),汤底用海鲜高汤(鱼骨、虾壳熬制),加入少许紫菜、葱花、胡椒粉,放入迷你鱼丸,煮至鱼丸浮起,即可盛出。
惠来鱼丸汤的精髓在 “鲜爽”,迷你鱼丸 Q 弹鲜甜,海鲜高汤清爽不腻,紫菜的清香与葱花的辛香交织,一口汤一口鱼丸,满是大海的味道,是惠来人街头解馋的常见小吃,在惠来的大街小巷,鱼丸汤摊随处可见,价格亲民,味道鲜美。
(四)甜汤与甜品:滨海深夜的清甜慰藉
惠来的甜汤与甜品,讲究 “清甜不腻”“清热解暑”,从海带绿豆汤到清心丸,从芝麻糊到花生汤,每一种都能在深夜或午后,给人带来甜蜜的慰藉,是惠来滨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觉记忆。
惠来海带绿豆汤是惠来夏季的热门甜汤,以 “清热解暑、清甜爽口” 为特色,是惠来人夏季消暑的必备饮品。制作时,选用本地绿豆(颗粒饱满,易煮烂),洗净后用清水浸泡 2 小时;海带(干海带为佳,提前泡发,切成细丝)洗净后沥干。
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绿豆、海带丝,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 小时,至绿豆开花、软烂,加入白砂糖(根据口味调整),继续煮 5 分钟至糖融化,放凉后即可饮用,冷藏后口感更佳。有的店家还会加入少许陈皮(本地陈皮,增加果香,中和绿豆的寒性),风味更丰富。
惠来海带绿豆汤的精髓在 “清甜”,绿豆软烂,海带丝爽滑,汤汁清甜不腻,带着绿豆的清香与海带的海味,夏季喝一碗,清热解暑,通体舒畅,是惠来糖水铺的热门选择,夏季夜晚,许多食客会点一碗海带绿豆汤,搭配一份炒薄壳,是最地道的夜宵组合。
惠来清心丸甜汤是惠来夏季的经典甜汤,与潮汕其他地区的清心丸相比,惠来的清心丸会加入本地特有的 “仙草”,清热效果更好,且会加入海石花(沿海特色食材,增加 Q 弹口感)。制作清心丸时,将淀粉(多为绿豆淀粉或番薯淀粉)加入切碎的薄荷草、仙草汁,倒入沸水搅拌成糊状,待稍凉后揉成面团,搓成细条,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过凉水,沥干备用;海石花提前泡发,洗净后沥干。
甜汤的汤底用白砂糖或冰糖熬制,加入冬瓜糖、葡萄干、青梅干(本地青梅制成,增加酸甜口感)、海石花,煮至冬瓜糖融化后,放入清心丸、仙草冻(增加口感),煮 2 分钟即可。惠来清心丸甜汤的清心丸 Q 弹爽滑,带着薄荷与仙草的清凉,海石花的 Q 弹与青梅干的酸甜交织,汤底清甜不腻,夏季喝一碗,清热解暑,是惠来糖水铺的热门选择。
惠来芝麻糊是惠来秋冬季节的热门甜品,以 “香浓细腻、补肾养生” 为特色。制作时,选用本地黑芝麻(颗粒饱满,提前炒香,增加醇香),用石磨磨成细腻的芝麻粉(石磨磨制的芝麻粉更香浓);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芝麻粉,用小火慢煮,期间需不断搅拌,避免芝麻粉粘锅底,煮 15 分钟至汤汁浓稠,加入白砂糖或冰糖,继续煮 5 分钟至糖融化,即可关火。
惠来芝麻糊的芝麻香浓郁,口感细腻,无颗粒感,汤底浓稠,清甜不腻,秋冬季节喝一碗,暖胃又养生,是惠来人冬季早餐或夜宵的热门选择。在惠来的老街糖水铺,冬季早晨,常有老人点一碗芝麻糊,搭配一份隆江绿豆饼,开启温暖的一天。
惠来花生汤是惠来秋冬季节的经典甜品,以 “花生软糯、汤浓香甜” 为特色。制作时,选用本地花生(颗粒饱满,提前浸泡 2 小时,让花生吸水膨胀,易煮烂),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 小时,至花生软烂、汤汁浓稠,加入白砂糖(根据口味调整),继续煮 5 分钟至糖融化,即可关火。
有的店家还会加入少许红枣(增加甜味与养生功效)或桂圆(增加香气),风味更丰富。惠来花生汤的花生软糯,入口即化,汤汁浓稠,带着花生的醇香,清甜不腻,秋冬季节喝一碗,暖胃又滋补,是惠来人冬季早餐的热门选择,在惠来的老街糖水铺,冬季早晨,花生汤的香气总能吸引众多食客。
在惠来品尝美食,推荐你按区域探索:神泉港、靖海港侧重海鲜美食,如惠来鱼丸、酱油水海鱼、炒薄壳、腌花蟹;隆江镇侧ZB.YCZB.ClUB23重猪脚饭与传统小吃,如隆江猪脚饭、隆江绿豆饼;惠来县城侧重综合美食,如惠来粿条汤、惠来虾饼、各种甜汤。深入各乡镇的街头巷尾与渔港周边,才能尝到最地道的惠来美食,感受最浓郁的滨海渔乡烟火气。
二、旅游景点探秘
惠来的景点,是滨海石笋、明清古城与渔港风情的交织,既有客鸟尾石笋的 “海上石林”,又有靖海古城的明清城墙;有神泉港的千帆归航,又有金海湾的沙滩美景。每一处景点都像一页滨海史书,翻开它,便能读到惠来的过往与当下,感受到滨海渔乡的独特魅力。
(一)人文古迹:明清古城与渔港风情
惠来的人文古迹,是滨海建筑文化与渔乡历史的核心载体,从靖海古城的明清城墙,到神泉港的古码头,每一处都承载着惠来的记忆,见证着滨海渔乡的兴衰与传承。
靖海古城:靖海古城位于惠来县靖海镇,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30 年),是粤东沿海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2002 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 “粤东滨海古城明珠”。古城地处南海之滨,过去是惠来沿海的军事要塞,用来ZB.YDJ.iNFO23抵御倭寇,如今仍保留着 “四门、四街、八巷” 的建筑布局,城墙周长约 2 公里,高约 5 米,宽约 3 米,由花岗岩砌成,坚固耐用,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
走进靖海古城,首先看到的是 “东门”(迎恩门),东门是古城的主城门,门楼上刻有 “迎恩门”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城门两侧的城墙上保留着明代的炮眼(用于架设火炮,抵御外敌),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东门内是 “东门街”,东门街是古城的主要街道,路面为青石板铺成,两侧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如潮汕骑楼、明清民居、古祠堂,建筑风格融合了潮汕与滨海特色 —— 骑楼底层为商铺,有宽阔的走廊(避雨遮阳),上层为住宅,窗户多为拱形,装饰有海洋元素的浮雕(如海浪、渔船、海鸟),体现了渔乡文化的特色。
古城的核心是 “靖海城隍庙”,城隍庙位于古城中心位置,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 年),是古城的宗教与文化中心。城隍庙为潮汕传统建筑风格,采用 “三进三开间” 结构,前有照壁,后有后殿,两侧有厢房,门楼上刻有精美的石雕与木雕,石雕多为瑞兽、花卉、历史故事(如 “八仙过海”“封神演义”),木雕多为梁架装饰,如 “松鹤延年”“梅兰竹菊”,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庙内供奉着城隍爷神像,神像威严庄重,两侧站立着判官、小鬼等神像,是古城居民祈福的重要场所。
古城的 “西门”(靖海门)、“南门”(镇海门)、“北门”(拱极门)也保存完好,每座城门都有独特的历史故事 —— 西ZB.YJM.iNFO23门曾是古城的货运通道,过去渔民们从西门将海鲜运入城内;南门面向南海,是古城观赏海景的最佳位置;北门连接内陆,是古城与周边乡镇的交通枢纽。登上古城墙,可俯瞰整个古城的风貌,青石板街道、明清民居、古祠堂尽收眼底,远处的南海波光粼粼,渔船点点,景色秀丽。
如今的靖海古城仍有部分居民居住,保留着传统的渔乡生活方式,游客可以走进古城,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欣赏明清建筑的风貌,参观靖海城隍庙与古城墙,了解古城的历史;也可以走进街边的小店,购买靖海豆楫、虾饼等传统小吃,感受古城的烟火气。每年的春节、元宵节,靖海古城会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如狮舞巡游、潮剧表演、城隍爷出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神泉港:神泉港位于惠来县神泉镇,是粤东沿海历史悠久的渔港之一,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过去是惠来沿海的重要商埠与渔港,如今仍是惠来最大的渔港,被誉为 “粤东渔港明珠”。神泉港地处南海之滨,港湾宽阔,水深适宜,是天然的良港,每天清晨,数百艘渔船从这里出海捕鱼,傍晚时分,渔船满载而归,千帆归航的景象格外壮观。
神泉港的核心是 “神泉古码头”,古码头始建于明代,由花岗岩砌成,长约 100 米,宽约 5 米,码头两侧保留着明代的石阶(用于渔民上下船)与系船柱(用于固定渔船),是神泉港历史的见证。古码头上每天都很热闹,清晨,渔民们推着小推车将渔具、补给运上船;傍晚,渔民们将捕捞的海鲜卸到码头上,鱼贩们争相收购,游客们也可以在这里购买新鲜的海鲜(如石斑鱼、虾蟹、贝类),价格实惠,新鲜味美。
神泉港的 “神泉灯塔” 是另一重要景观,灯塔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880 年),高约 15 米,由花岗岩砌成,是粤东沿海最ZB.YJO.iNFO23早的灯塔之一,过去用于指引渔船进出港口,如今仍在使用。登上灯塔,可俯瞰神泉港的全景,港湾内渔船密集,远处的南海一望无际,景色壮观。
神泉港的 “渔民文化村” 展示了惠来渔乡的历史与文化,文化村内设有 “渔民文化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传统渔具、渔船模型、渔民服饰)等形式,介绍神泉港的渔业历史、渔民生活习俗、捕鱼技术,让游客深入了解渔乡文化;文化村内还设有 “海鲜美食区”,游客可以品尝新鲜的海鲜美食,如酱油水海鱼、炒薄壳、腌花蟹,感受渔乡的饮食文化。
如今的神泉港已成为惠来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来到这里,观看千帆归航的壮观景象,购买新鲜的海鲜,参观神泉古码头与灯塔,了解渔乡的历史与文化;也可以乘坐渔船出海,体验捕鱼的乐趣,感受渔民的生活。
隆江古街:隆江古街位于惠来县隆江镇,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是惠来内陆的重要商埠古街,过去是隆江镇的商业中心,如今仍保留着 “三街六巷” 的建筑布局,街巷纵横交错,两旁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如潮汕骑楼、明清民居、古祠堂,是研究潮汕内陆商埠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走进ZB.YJQ.iNFO23隆江古街,首先看到的是 “隆江古桥”,古桥为石拱桥,始建于明代,横跨在隆江支流上,桥身刻有精美的石雕,如花卉、瑞兽,工艺精湛,是古街的标志性建筑。古桥旁是 “隆江大街”,隆江大街是古街的主要街道,路面为青石板铺成,两侧是潮汕骑楼建筑,骑楼底层为商铺,有宽阔的走廊(避雨遮阳),上层为住宅,窗户多为拱形,装饰有潮汕风格的浮雕与花纹,部分骑楼的门楣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商铺招牌,如 “百货公司”“绸缎庄”“药材行”,字迹虽有些模糊,却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
古街的核心是 “隆江祠堂群”,祠堂群位于古街周边,共有 10 余座祠堂,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如林氏祠堂、陈氏祠堂、张氏祠堂,这些祠堂融合了潮汕传统祠堂的建筑风格,门楼上刻有精美的石雕与木雕,石雕多为瑞兽、花卉、历史故事,木雕多为梁架装饰,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祠堂内的梁架上悬挂着许多匾额,如 “进士”“举人”“大夫”,记载着家族的荣耀。
如今的隆江古街仍保留着传统的商业氛围,老街的商铺仍在经营,售卖的商品兼具潮汕特色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卖隆江猪脚饭的小店,香气四溢;有卖隆江绿豆饼的糕点店,甜香扑鼻;有卖潮汕手工艺品的店铺,如潮汕嵌瓷、潮汕刺绣;也有卖现代日用品的商铺,如服装、文具、小电器,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充满市井气息。
游客可以在隆江古街中漫步,欣赏骑楼与祠堂的建筑风貌,逛一逛老街的商铺,品尝隆江猪脚饭、隆江绿豆饼等传统美食,感受潮汕内陆商埠的文化魅力;也可以在古街的 “潮汕茶馆” 中,点一壶工夫茶,听老茶客讲述隆江古街的历史故事,感受古街的慢生活。
(二)自然与休闲景观:滨海石笋与沙滩美景
惠来的自然与休闲景观,以客鸟尾石笋、金海湾沙滩、大南山为核心,兼具石笋的奇特、沙滩的浪漫与山林的清新,从客鸟尾的海上石林,到金海湾的碧海蓝天,每一处都能让游客放松身心,感受惠来的自然之美。
客鸟尾石笋风景区:客鸟尾石笋风景区位于惠来县靖海镇,是粤东沿海独特的地质景观,也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被誉为 “海上石林”。风景区地处南海之滨,总面积约 2 平方公里,核心景观是 “客鸟尾石笋”—— 由海浪侵蚀、风化作用形成的柱状石笋,这些石笋高低错落,形态各异,有的像蘑菇,有的像竹笋,有的像动物,宛如一片 “海上石林”,壮观非凡。
客鸟尾石笋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由于地壳运动,海底上升成为陆地,裸露的岩石经过长期的海浪侵蚀、风吹日晒,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柱状石笋。石笋的材质为花岗岩,质地坚硬,耐风化,因此能保存至今,成为独特的地质奇观。
风景区的核心景观是 “蘑菇石笋”,蘑菇石笋高约 5 米,顶部宽大,底部细小,形似蘑菇,是客鸟尾石笋的标志性景观,许多游客会在这里拍照留念。除了蘑菇石笋,风景区内还有 “竹笋石笋”“海龟石笋”“海豚石笋” 等形态各异的石笋,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造型,让游客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风景区内还设有 “观海步道”,步道沿石笋群蜿蜒而行,全长约 1 公里,路面为石板路与木栈道结合,沿途设有多个观景台(如 “观海台”“石笋台”),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徒步,欣赏石笋的奇特景观与南海的壮阔海景,感受海风的吹拂,聆听海浪的声音,格外惬意。
风景区的 “沙滩区” 也是休闲的好去处,沙滩长约 500 米,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晒太阳、捡贝壳,感受滨海的浪漫;沙滩周边设有休息亭与小吃摊,游客可以在休息亭中休息,品尝海鲜小吃(如虾饼、鱼丸),补充能量。
客鸟尾石笋风景区的最佳游览时间是上午与傍晚,上午阳光柔和,适合拍照;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石笋被晚霞映照,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景色格外美丽。游览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防止日晒与石笋划伤),携带防晒用品与饮用水。
金海湾旅游度假区:金海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惠来县神泉镇,是粤东沿海著名的滨海度假区,2010 年被评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被誉为 “粤东黄金海岸”。度假区地处南海之滨,总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核心景观是 “金海湾沙滩”—— 沙滩长约 3 公里,宽约 200 米,沙质细腻,色泽金黄,海水清澈湛蓝,是粤东沿海最美的沙滩之一。
金海湾沙滩的沙质细腻如粉,踩在上面柔软舒适,海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 2-3 米,是游泳、沙滩运动的绝佳场所。度假区内设有 “沙滩运动区”,提供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摩托等运动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沙滩运动的乐趣;也可以乘坐快艇、摩托艇出海,感受海上飞驰的刺激,欣赏金海湾的全景。
度假区内的 “滨海步道” 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步道沿沙滩蜿蜒而行,全长约 5 公里,沿途种植着椰子树、棕榈树等热带植物,夏季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徒步,欣赏碧海蓝天的美景,感受滨海的浪漫;步道旁设有多个休息亭与观景台,游客可以在休息亭中休息,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度假区内的 “温泉区” 是另一重要景观,温泉水温约 40℃,富含多种矿物质(如硫磺、钙、镁),有 “养生温泉” 之称,对皮肤病、关节炎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温泉区设有多个温泉池,如 “中药池”“花瓣池”“儿童池”,游客可以在这里泡温泉,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度假区内的 “海鲜美食区” 提供新鲜的海鲜美食,如清蒸石斑鱼、酱油水海鱼、炒薄壳、腌花蟹,食材均为当天捕捞的新鲜海鲜,做法地道,风味独特,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海鲜大餐,感受滨海的饮食文化。
金海湾旅游度假区的最佳游览时间是夏季与秋季,夏季(6-8 月)适合游泳、沙滩运动;秋季(9-11 月)气候凉爽,适合徒步、泡温泉。游览时建议携带泳衣、防晒用品、沙滩鞋,注意防晒与安全。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位于惠来县北部,地处大南山南麓,是粤东沿海的生态休闲区,总面积约 46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70% 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好去处。
管理区的核心景观是 “大南山森林公园”,公园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种植着多种树木,如松树、枫树、阔叶林,春季,山花盛开,景色优美;夏季,林木茂密,凉风习习;秋季,枫叶变红,层林尽染;冬季,树木常青,云雾缭绕。公园内设有 “森林步道”,步道沿山势蜿蜒而上,全长约 5 公里,沿途设有多个休息亭与观景台,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徒步,欣赏森林美景,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的清新。
管理区的 “华侨文化村” 展示了惠来华侨的历史与文化,文化村内设有 “华侨文化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华侨护照、书信、服饰)等形式,介绍惠来华侨的移民历史、海外生活、返乡贡献,让游客深入了解华侨文化;文化村内还设有 “华侨美食区”,提供华侨特色美食,如东南亚咖喱饭、华侨糕点,感受华侨的饮食文化。
管理区的 “茶园” 是体验茶文化的好去处,茶园面积约 1000 亩,种植着凤凰单丛茶,春季,茶叶鲜嫩,适合采摘;夏季,茶园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秋季,茶叶成熟,茶香弥漫;冬季,茶园常青,云雾缭绕。游客可以在茶园中徒步,欣赏茶园美景,了解凤凰单丛茶的种植技术;也可以跟着茶农采茶,学习茶叶的挑选与采摘技巧,体验采茶的乐趣;还可以在茶园的 “茶舍” 中,品尝新鲜的凤凰单丛茶,感受工夫茶的文化魅力。
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的最佳游览时间是春季与秋季,春季(3-4 月)适合采茶、赏山花;秋季(10-11 月)适合徒步、赏枫叶。游览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携带防晒用品与饮用水。
(三)非遗与文化景观:滨海渔乡的活态传承
惠来的非遗与文化景观,是滨海渔乡传统工艺与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惠来狮舞到靖海嵌瓷,从渔歌到渔民画,每一处都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惠来非遗的魅力,了解滨海渔乡的文化传承。
惠来狮舞体验馆:惠来狮舞是惠来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也是国家级非遗,以 “刚劲有力、气势恢宏” 为特色,是惠来民俗文化的核心载体。惠来狮舞体验馆位于惠来县县城,是展示惠来狮舞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狮舞的服装、道具、乐器,是了解惠来狮舞的好去处。
体验馆的 “基本陈列” 分为 “狮舞历史展”“狮舞道具展”“狮舞表演展” 三个部分。“狮舞历史展” 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早期狮舞服装、道具),介绍惠来狮舞的起源与发展,惠来狮舞起源于明代,最初用于驱邪祈福、庆祝节日,后来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艺术形式,是惠来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狮舞道具展” 展示了狮舞的各种道具,如狮头(惠来狮舞的狮头制作精美,分为 “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分别代表仁义、忠义、勇猛)、狮被(红色为主,象征喜庆)、锣鼓(狮舞的伴奏乐器,包括鼓、锣、钹),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道具,了解狮舞的表演元素;“狮舞表演展”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惠来狮舞的表演场景,如春节巡游、节日表演、比赛现场,让游客感受狮舞的气势与魅力。
体验馆还设有 “狮舞体验区”,游客可以在狮舞艺人的指导下,学习狮舞的基本动作(如摆头、跳跃、打滚、采青),穿上狮舞服装,体验狮舞表演的乐趣。体验区提供狮舞服装、道具、乐器,游客可以分组进行简单的狮舞表演,感受狮舞的刚劲与活力;也可以学习狮头的制作技巧,了解狮头的选材(竹篾、纸、布)、制作步骤(扎架、糊纸、上色、装饰),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靖海嵌瓷博物馆:嵌瓷是潮汕非遗的代表,也是国家级非遗,惠来靖海的嵌瓷以 “海洋元素丰富、色彩鲜艳” 为特色,是滨海渔乡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靖海嵌瓷博物馆位于惠来县靖海镇,是一座以嵌瓷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明清至现代的嵌瓷作品,是了解靖海嵌瓷工艺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 “基本陈列” 分为 “嵌瓷历史展”“嵌瓷工艺展”“嵌瓷精品展” 三个部分。“嵌瓷历史展” 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古代嵌瓷构件),介绍靖海嵌瓷的起源与发展,靖海嵌瓷起源于明代,最初用于寺庙与祠堂的装饰,后来逐渐普及到民居建筑,嵌瓷作品多以海洋元素(如海浪、渔船、海鸟、鱼虾)为主题,体现了渔乡文化的特色;“嵌瓷工艺展” 展示了嵌瓷的制作过程,从瓷片的挑选(选择色彩鲜艳、质地坚硬的瓷片,多为废弃瓷器,变废为宝)、裁剪(根据图案需求,将瓷片裁剪成不同形状)、镶嵌(用水泥将瓷片镶嵌在建筑或器物上)到上色(用颜料对瓷片进行上色,增加美观),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说明与实物展示,游客可以了解嵌瓷工艺的复杂与精细;“嵌瓷精品展” 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嵌瓷精品,如明代的 “海浪嵌瓷”、清代的 “渔船嵌瓷”、现代的 “渔乡生活嵌瓷”,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海洋元素栩栩如生,体现了靖海嵌瓷的高超水平。
博物馆还设有 “嵌瓷体验区”,游客可以在嵌瓷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简单的嵌瓷作品,如小海浪、小鱼虾,学习嵌瓷的基本技巧(如瓷片的裁剪、镶嵌),感受嵌瓷工艺的乐趣。体验区提供瓷片、水泥、工具等材料,游客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带回家作为纪念。
惠来渔歌体验馆:惠来渔歌是惠来滨海渔乡的传统音乐,也是省级非遗,以 “旋律优美、歌词质朴、充满海洋气息” 为特色,是渔民在出海捕鱼、丰收时创作的歌曲,用来抒发情感、交流信息。惠来渔歌体验馆位于惠来县神泉镇,是展示惠来渔歌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渔歌的录音、录像、歌词手稿、乐器,是了解惠来渔歌的好去处。
体验馆的 “基本陈列” 分为 “渔歌历史展”“渔歌乐器展”“渔歌表演展” 三个部分。“渔歌历史展” 通过图片、文字、录音、录像,介绍惠来渔歌的起源与发展,惠来渔歌起源于宋代,最初是渔民在田间劳作、海上捕鱼时的口头传唱,后来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艺术形式,渔歌的歌词多以海洋、渔船、捕鱼、丰收为主题,语言质朴,押韵易懂,充满渔乡气息;“渔歌乐器展” 展示了渔歌的各种伴奏乐器,如渔鼓(用竹筒制成,声音浑厚)、椰胡(用椰子壳制成,音色清脆)、笛子(用竹子制成,音色悠扬),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乐器,了解渔歌的伴奏元素;“渔歌表演展”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惠来渔歌的表演场景,如渔民出海时的渔歌对唱、丰收时的渔歌表演、节日时的渔歌大赛,让游客感受渔歌的魅力。
体验馆还设有 “渔歌体验区”,游客可以在渔歌艺人的指导下,学习渔歌的基本唱法(如 “平腔”“高腔”“叹调”),学唱简单的渔歌(如《出海歌》《丰收歌》《撒网歌》),体验渔歌演唱的乐趣。体验区提供渔歌乐器,游客可以在艺人的指导下,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渔歌伴奏,感受渔歌的艺术魅力。
三、休闲娱乐体验
惠来的休闲娱乐,是滨海渔乡慢生活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大海的宁静;没有刺激的游乐设施,却有捕鱼与狮舞的乐趣;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却有渔乡的热闹与温情。无论是想放松身心、亲近自然,还是想体验文化、增进亲情,惠来都能为你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让你感受最地道的滨海渔乡生活。
(一)特色休闲场所:滨海渔乡的慢生活载体
惠来的特色休闲场所,多位于渔港、沙滩与古城,这些地方保留了滨海渔乡的风貌与民俗气息,是感受惠来慢生活的最佳去处。
神泉港渔港休闲:神泉港是惠来最具特色的休闲场所,这里有千帆归航的壮观景象,有新鲜的海鲜,有浓厚的渔乡气息,适合看海、买海鲜、体验渔乡生活。
清晨时分,你可以来到神泉古码头,观看渔民们将渔具、补给运上船,准备出海捕鱼,渔民们的吆喝声、渔船的发动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生机;也可以沿着码头漫步,欣赏南海的日出,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格外美丽。
傍晚时分,是神泉港最热闹的时候,数百艘渔船满载而归,渔民们将捕捞的海鲜卸到码头上,鱼贩们争相收购,游客们也可以加入其中,购买新鲜的海鲜(如石斑鱼、虾蟹、贝类),价格实惠,新鲜味美;你可以将购买的海鲜带到附近的餐馆,让店家加工,品尝最新鲜的海鲜大餐,感受渔乡的饮食文化。
午后时分,你可以来到神泉灯塔,登上灯塔,俯瞰神泉港的全景,港湾内渔船密集,远处的南海一望无际,景色壮观;也可以在灯塔周边的休息亭中坐下,吹着海风,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渔乡的宁静与美好。
金海湾沙滩休闲:金海湾沙滩是惠来最适合放松身心的场所,这里有碧海蓝天的美景,有细腻的沙滩,有浪漫的滨海氛围,适合散步、晒太阳、享受滨海时光。
清晨时分,你可以来到沙滩,沿着滨海步道徒步,欣赏南海的日出,太阳升起时,沙滩被染成金色,格外美丽;也可以在沙滩上散步,踩在柔软的沙子上,感受海风的吹拂,聆听海浪的声音,格外惬意。
午后时分,阳光温暖,你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捡贝壳,沙滩上的贝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不错的纪念品;也可以参与沙滩运动,如沙滩排球、沙滩足球,与同伴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还可以乘坐快艇出海,感受海上飞驰的刺激,欣赏金海湾的全景。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你可以在沙滩上欣赏日落,太阳沉入海平面,天空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沙滩被晚霞映照,宛如仙境;也可以在沙滩周边的海鲜餐馆中,品尝新鲜的海鲜大餐,搭配一杯冰镇啤酒,感受滨海的浪漫与惬意。
靖海古城休闲:靖海古城是感受渔乡历史与文化的最佳场所,这里有明清建筑的风貌,有传统的渔乡生活方式,适合慢逛、体验古城文化。
清晨时分,你可以来到古城,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欣赏明清建筑的风貌,古城的建筑融合了潮汕与滨海特色,门楼上的石雕、木雕精美绝伦,体现了渔乡的文化魅力;也可以走进古城的小巷,感受古城的宁静与美好,小巷内的民居保留着传统的渔乡生活方式,居民们的生活悠闲自在。
午后时分,你可以来到靖海城隍庙,参观城隍庙的建筑与神像,了解古城的宗教文化;也可以在城隍庙周边的小店中,购买靖海豆楫、虾饼等传统小吃,品尝渔乡的味道;还可以在古城的 “潮汕茶馆” 中,点一壶工夫茶,听老茶客讲述古城的历史故事,感受古城的慢生活。
傍晚时分,你可以登上古城墙,俯瞰古城的全景,青石板街道、明清民居、古祠堂尽收眼底,远处的南海波光粼粼,景色秀丽;也可以在古城的东门街中,感受古城的烟火气,街道上的商铺仍在经营,售卖着各种商品,充满市井气息。
(二)户外活动:亲近自然与海洋的乐趣
惠来的户外活动,以滨海徒步、出海捕鱼、沙滩运动为核心,兼具运动与海洋体验,让游客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感受海洋的乐趣。
客鸟尾石笋徒步:客鸟尾石笋徒步是惠来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之一,徒步路线沿石笋群与海岸线展开,难度适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沿途可以欣赏石笋的奇特景观与南海的壮阔海景,感受海洋的魅力。
“石笋 - 沙滩” 徒步路线是最经典的路线,全长约 2 公里,起点为客鸟尾石笋风景区入口,终点为沙滩区,沿途经过蘑菇石笋、竹笋石笋、观海台、沙滩等景观。徒步过程中,你可以欣赏石笋的奇特造型,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在观海台上俯瞰南海的壮阔海景,感受海风的吹拂;还可以在沙滩上休息,感受滨海的浪漫。
徒步的最佳时间是上午与傍晚,上午阳光柔和,适合拍照;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石笋与沙滩被晚霞映照,景色格外美丽。徒步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防止日晒与石笋划伤),携带防晒用品与饮用水,最好结伴而行,确保安全。
神泉港出海捕鱼体验:神泉港出海捕鱼体验是惠来最具特色的户外活动之一,让游客亲身感受渔民的生活,体验捕鱼的乐趣,是了解渔乡文化的重要方式。
出海捕鱼的 “核心流程”:
准备:清晨时分,在神泉古码头集合,渔民会讲解捕鱼的基本常识、安全注意事项,分发救生衣(确保安全);游客可以帮助渔民将渔具(如渔网、钓竿)搬上船,体验渔民的准备工作。
出海:乘坐渔船出海,渔船缓缓驶出港湾,向南海深处航行,沿途可以欣赏神泉港的全景、南海的壮阔海景,感受海风的吹拂,聆听海浪的声音。
捕鱼:到达捕鱼海域后,渔民会指导游客撒网、钓鱼 —— 撒网时,游客需合力将渔网抛入海中,等待 10-15 分钟后,再合力将渔网拉上船,体验拉网的乐趣;钓鱼时,游客可以使用渔民提供的钓竿,挂上鱼饵,放入海中,等待鱼儿上钩,感受钓鱼的专注与喜悦。
收获:捕鱼结束后,游客可以帮助渔民分拣海鲜(如鱼、虾、蟹、贝类),了解不同海鲜的种类与特点;渔民会将新鲜的海鲜烹饪成简单的美食(如白灼虾、清蒸鱼),游客可以现场品尝,感受大海的馈赠。
返程:乘坐渔船返回神泉港,沿途可以欣赏南海的日落,感受渔乡的宁静与美好。
出海捕鱼体验的最佳时间是春季与秋季,春季(3-5 月)、秋季(9-11 月)气候适宜,海鲜丰富;夏季气温较高,需注意防晒;冬季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体验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衣服、防滑鞋,携带防晒用品、帽子、墨镜,听从渔民的指导,确保安全。
金海湾沙滩运动:金海湾沙滩运动是惠来热门的户外活动之一,适合喜欢运动的游客,让游客在滨海环境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海洋的活力。
沙滩运动的 “核心项目”:
沙滩排球:金海湾沙滩设有多个沙滩排球场,游客可以自行组队,或与其他游客组队,进行沙滩排球比赛,感受团队协作的乐趣;沙滩排球场地柔软,运动时不易受伤,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沙滩足球:沙滩足球场地位于沙滩中部,面积适中,游客可以组队进行沙滩足球比赛,感受足球的激情与活力;沙滩足球规则简单,趣味性强,适合朋友、家人一起参与。
沙滩摩托:沙滩摩托是刺激的沙滩运动项目,游客可以驾驶沙滩摩托在沙滩上飞驰,感受速度与激情;沙滩摩托有单人、双人两种类型,游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驾驶时需佩戴头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确保安全。
快艇出海:快艇出海是感受海上速度的项目,游客可以乘坐快艇在南海中飞驰,欣赏金海湾的全景,感受海风的吹拂;快艇有不同的航线,游客可以选择短途航线(绕金海湾一周)或长途航线(前往附近的小岛),体验时需穿着救生衣,确保安全。
沙滩运动的最佳时间是上午与傍晚,上午气温较低,适合运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景色优美,运动后可以欣赏日落。运动时建议穿着运动服、沙滩鞋,携带防晒用品、饮用水,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中暑。
(三)文化体验:沉浸式感受滨海渔乡传统
惠来的文化体验,以惠来狮舞、靖海嵌瓷、惠来渔歌为核心,通过亲手制作与参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惠来的滨海渔乡文化。
惠来狮舞体验:惠来狮舞体验是感受惠来民俗文化的必选项目,你可以在惠来狮舞体验馆中参与,学习狮舞的基本动作,体验狮舞表演的乐趣。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狮舞艺人会讲解狮舞的基本常识,如狮舞的历史、狮头的种类(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表演的基本套路;然后,你会领取狮舞的服装与道具,狮头轻便易戴,狮被舒适透气,确保表演时的灵活性。
体验的 “核心过程”:
热身:在狮舞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热身运动,如拉伸、跳跃、下蹲,避免表演时受伤。
学习基本动作:学习狮舞的基本动作,包括 “摆头”(左右摆动狮头,模拟狮子的灵活)、“跳跃”(双脚离地跳跃,模拟狮子的活力)、“打滚”(狮头朝下,身体翻滚,模拟狮子的顽皮)、“采青”(狮头靠近 “青”(用青菜、红包制成),用嘴将 “青” 咬住,象征吉祥如意)。
穿戴服装与道具:戴上狮头,披上狮被,两人一组(一人控制狮头,一人控制狮身),感受狮舞的表演氛围。
分组表演:分成小组,在狮舞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狮舞表演,如 “摆头跳跃”“采青”,配合锣鼓的节奏,感受狮舞的气势与活力;也可以学习狮舞的队形变化,如 “一字形”“圆形”,增加表演的观赏性。
体验结束后,你可以与同伴合影留念,记录下狮舞体验的美好时光;也可以学习狮头的制作技巧,了解狮头的选材、扎架、糊纸、上色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靖海嵌瓷制作体验:靖海嵌瓷制作体验是感受惠来滨海工艺文化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在靖海嵌瓷博物馆中参与,学习嵌瓷的制作过程,体验嵌瓷工艺的乐趣。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嵌瓷艺人会讲解嵌瓷的基本常识,如嵌瓷的历史、惠来嵌瓷的海洋特色、瓷片的挑选标准(色彩鲜艳、质地坚硬)、工具的使用方法(剪刀、钳子、水泥、毛笔);然后,你会领取嵌瓷材料与工具,材料包括瓷片(多为废弃瓷器,色彩丰富)、水泥(用于固定瓷片)、颜料(用于上色),工具包括剪刀(裁剪瓷片)、钳子(调整瓷片形状)、毛笔(上色)、模具(简单的海洋元素模具,如海浪、小鱼)。
体验的 “核心过程”(以制作小海浪嵌瓷为例):
瓷片裁剪:根据模具的海浪图案,用剪刀将瓷片裁剪成海浪的形状(如波浪形、水滴形),裁剪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瓷片,如蓝色(代表海水)、白色(代表浪花),增加嵌瓷的立体感。
模具准备:将模具清洗干净,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薄油,便于后续取出嵌瓷作品。
瓷片镶嵌:将水泥均匀涂抹在模具表面,将裁剪好的瓷片按照海浪图案镶嵌在水泥上,用钳子轻轻调整瓷片的位置,确保图案整齐;蓝色瓷片铺在下方(代表海水),白色瓷片铺在上方(代表浪花),模拟海浪的形态。
上色:待水泥干燥后,用毛笔蘸取颜料,对瓷片进行上色,如在蓝色瓷片上涂抹深蓝色(增加海水的层次感),在白色瓷片上涂抹银白色(增加浪花的光泽),让海浪嵌瓷更显生动。
脱模:待颜料干燥后,将嵌瓷作品从模具中取出,用砂纸轻轻打磨边缘,使作品更整洁;可以在作品底部添加挂钩,制成小挂件,方便携带。
体验结束后,你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嵌瓷作品带回家,作为纪念;也可以了解嵌瓷在惠来建筑中的应用,如祠堂、民居的嵌瓷装饰,感受滨海建筑文化的魅力。
惠来渔歌学习体验:惠来渔歌学习体验是感受惠来滨海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在惠来渔歌体验馆中参与,学习渔歌的演唱技巧,体验渔歌的艺术魅力。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渔歌艺人会讲解渔歌的基本常识,如渔歌的历史、惠来渔歌的海洋主题(出海、捕鱼、丰收)、渔歌的唱法特点(平腔、高腔、叹调)、歌词特点(质朴、押韵、口语化);然后,你会领取渔歌的歌词与乐谱,选择简单的渔歌(如《出海歌》《丰收歌》)进行学习,这些渔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充满海洋气息。
体验的 “核心过程”:
学习发音:渔歌艺人会教你惠来渔乡方言的发音(惠来渔歌多为方言演唱),纠正你的发音,确保歌词演唱准确;如 “出海”“撒网”“丰收” 等词汇的方言发音,让你更好地理解渔歌的含义。
学习旋律:艺人会教你渔歌的旋律,通过哼唱、跟唱的方式,让你逐渐掌握渔歌的节奏与音调变化;惠来渔歌的旋律多与海浪的节奏相似,平缓时如平静的海面,激昂时如汹涌的波涛,你可以通过感受海浪的节奏,更好地把握渔歌的旋律。
学习演唱技巧:艺人会教你渔歌的演唱技巧,如气息的控制(长音时保持气息稳定,模拟海浪的绵长)、情感的表达(演唱《出海歌》时要充满期待,演唱《丰收歌》时要充满喜悦),让你的演唱更具感染力。
分组对唱:分成小组,进行渔歌对唱,模拟渔民出海时的渔歌对唱场景 —— 一组演唱 “出海啰,扬帆去捕鱼”,另一组回应 “风浪大,小心保平安”,感受渔歌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也可以配合渔歌乐器(如渔鼓、椰胡)进行演唱,增加渔歌的艺术氛围。
体验结束后,你可以与同伴一起录制渔歌演唱视频,作为纪念;也可以学习渔歌的即兴创作技巧,根据现场场景(如看到的渔船、海浪)创作简单的渔歌歌词,感受渔歌的灵活性与生活气息。
(四)民俗参与:感受滨海渔乡的热闹与温情
惠来的民俗活动,充满了滨海渔乡的热闹与温情,从春节的狮舞巡游到端午的海上龙舟,从开渔节的祭海仪式到中秋的拜月活动,每一项活动都能让游客感受到惠来的民俗文化与渔民的热情。
惠来春节狮舞巡游:惠来春节狮舞巡游是惠来最盛大的民俗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举办,是惠来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狮舞巡游的 “核心流程”:
巡游队伍组建:巡游队伍由狮舞队、锣鼓队、彩旗队、花篮队组成,狮舞队是核心,队员人数通常为数十人,分为多组,每组表演不同类型的狮舞(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锣鼓队负责演奏狮舞的伴奏音乐,节奏明快,激发气氛;彩旗队手持彩旗(印有吉祥图案与祝福语),花篮队手持鲜花,烘托节日氛围。
巡游路线:巡游队伍从惠来县城出发,沿着主要街道巡游,途经神泉港、靖海古城等重要景点,最后返回县城;巡游路线沿途会设置多个 “采青点”(由商家、居民设置,摆放青菜、红包,象征吉祥如意)。
狮舞表演:巡游过程中,狮舞队会在每个 “采青点” 进行表演,表演 “采青”“摆头”“跳跃”“打滚” 等动作,动作刚劲有力,气势恢宏;采青时,狮头咬住 “青”,然后将 “青” 吐出,象征 “吐故纳新、吉祥如意”,商家与居民会燃放鞭炮,庆祝采青成功,场面热闹非凡。
互动环节:巡游队伍沿途会与游客互动,狮舞队会
下一篇:国庆节最怕遇到的三种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