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路口泽峰园新添了儿童游乐设施,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胜利桥西兴华街公园今年刚刚焕新升级,孩子们在鹅卵石铺成的石滩内玩耍。 刘晓亮 摄
迎泽大街西段改造后,千峰路口泽峰园新添了儿童游乐设施,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制图:李荟然
滑滑梯、跷跷板、荡秋千、挖沙子、攀爬架、摇摇马……如今,随意走进太原市哪个公园,都能看到家长们带着孩子在儿童游乐场地尽情玩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成为城市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尤其2024年以来,太原市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公园、游园、绿地建设时更加注重“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又一个游乐、学习、体验的绿色空间。
儿童乐园,孩子们的最爱
每逢周末、节假日,位于城市中心的迎泽公园儿童活动区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沙池、滑梯、秋千、攀爬架、南瓜屋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创意百出堆沙堡,有的上上下下玩滑梯,有的“南瓜窝”里过家家,有的小心翼翼玩攀爬……家长们站在不远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城市西边的和平公园,色彩鲜艳的塑胶跑道旁,孩子们穿梭于各种游乐设施之间,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一长溜秋千。“高点、再高点……”孩子们或坐在上面被家长轻轻推动,或自己用力荡向天空,欢声笑语随着秋千一起荡漾开来。
城市北边,汾河景区四期堪称“小三亚”;城市西南,晋阳湖公园沙滩浴场,是孩子们的最爱,不仅能玩水、玩沙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游乐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每天都吸引着孩子前来玩耍。尤其夏秋季节,这里总是欢声不断,银铃般的笑声奏响童年的乐章。
城市南边,龙城公园作为长治路、龙城大街片区居民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在公园西区专门打造了色彩缤纷的儿童乐园。整个乐园采用软铺装地面,设置了微地形小山、多样材质的秋千、连接滑梯的沙坑、攀岩墙等无动力设施,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公园是孩子们游戏成长、互动联络、感知自然的重要场所,尤其儿童活动区,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专门设计的公共空间,这类设施的特点在于使用方式符合儿童身高,空间布局既适合儿童聚集,更注重娱乐性、趣味性。“我最喜欢在这儿玩耍,小朋友们特别多,还有秋千、滑梯、沙坑……每天都很开心!”在和平公园儿童活动区,小朋友乐乐不等说完,就迫不及待地追其他孩子去了。
街头游园,角落里的欢乐
与上述大型公园相比,遍布城市街头巷尾、旮旯角落的游园、绿地通过“见缝插针”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就近游玩的选择,让欢乐触手可及。
迎泽大街西段改造通车后,全线新建、升级了45处游园、绿地,其中专门以“孩子气”命名的就有童梦乐园、稚趣园等,建设重点一目了然。还有泽峰园、虎峪河游园等,也有许多游乐设施。19日晚间,记者在千峰路口看到,太原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放学后,一窝蜂地来到了旁边的童梦乐园和泽峰园,有的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有的在软梯上爬上爬下,有的在模拟小山坡上“攻城”,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写满快乐。
胜利桥西的兴华街公园,自今年5月,北园、南园相继改造完成后,迅速成为周遭市民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热门去处。尤其北园的儿童乐园,地面全是软铺装,预防孩子们跑跳时摔倒碰伤;滑梯直接连着沙坑,再不怕“摔屁墩儿”了;一大片沙滩可供孩子们挖坑堆塔,发挥想象力。旁边就是健身路径,等候的家长们可以一边聊天锻炼,一边照看孩子。
类似这样的口袋公园、游园绿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这些游园秉承“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设计理念,将儿童友好设施与文化元素巧妙融合,让每个游园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儿童友好,城市的温暖与远见
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住建部印发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太原市位列其中。稍后,山西省、太原市相继出台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城市应尊重和适应儿童的生长需求,在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鼓励开展儿童友好城市认知、规划普及等教育实践活动。
以公园建设为例,近年来,太原市在园林建设中持续强化“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深度挖掘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科学配置柔性步道、运动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及服务设施,充分满足儿童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在太原各个公园、游园,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已从理念变为实景。
亲近自然、寓教于乐、方便舒适……儿童友好型公园、游园建设,显示着一座城市的温暖与远见,为孩子们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让太原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而有活力。记者 刘晓亮 文/摄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