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额尔古纳到漠河的北国秋韵
清晨,昨日的疲惫尚未完全褪去,我们便已踏上新的旅程。车窗外,细密的雨丝飘落,刚入九月的北国,正应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的老话。更令人惊讶的是,额尔古纳市早在9月1日就已开启供暖,听酒店工作人员说,这里的供暖期长达9个月,要一直持续到次年6月1日,一年中仅有3个月无需供暖,这般漫长的寒冬,光是听闻便觉震撼。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根河市,计划参观当地的驯鹿场。从额尔古纳到根河,160公里的路程沿着332国道展开。车窗外,大兴安岭连绵的山峰不断向后倒退,秋季的林区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绝美画卷。白桦林的洁白、松树林的苍翠,再加上红黄交织的阔叶树,五彩斑斓的色彩将山林装点得层层叠叠,“层林尽染”四个字在此刻有了最生动的诠释。
行至一座无名小河的桥上,导游四哥突然停下车——眼前的景色实在让人无法错过。河水清澈见底,河边与水中的树木褪去绿意,换上了金黄的盛装,倒映在碧波之中,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我们纷纷拿起相机,将这瞬间的美好定格成永恒的记忆。
上午11点,我们抵达根河的酒店,雨势却愈发急促。原本计划的驯鹿场参观因大雨不得不搁置。几番商量后,我们临时改变行程,决定直奔漠河,当晚便在那里落脚。根河到漠河的距离有330公里,204国道穿梭在大兴安岭的群山峻岭之间,车窗框住的每一幕都是风景:成片的白桦林随风摇曳,五彩斑斓的树木接连闯入视野,让人应接不暇。即便雨丝仍在飘落,也丝毫没有冲淡我们欣赏秋景的兴致。
下午1点,我们抵达了根河与漠河之间的阿龙山小镇,此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我们选了一家当地饭店,简单用餐休整后便再次出发。204国道在山中蜿蜒盘旋,车速始终快不起来,看着导航上显示仍需4小时才能到达漠河,我们不由得有些着急。途中,我们还路过了根河的冷极村,这里被誉为“中国最冷的地方”,最冷时气温能降至零下59到60度,这般极寒,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吓人”。
傍晚6点,历经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魂牵梦绕的中国最北城市——漠河。雨还在下,车子驶入市中心时,“漠河舞厅”四个大字突然映入眼帘。这里,正是那首充满凄美故事的歌曲《漠河舞厅》的创作灵感来源地。我们立刻停下脚步,在此打卡留念,为这段雨中的北国秋行,又添了一抹独特的情感印记。
作者简介
王静锋,天津静海人,从事公安工作,喜欢文学。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音乐文学会会员、天津静海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歌词、散文近百篇,其中30余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0余首歌词被著名音乐人逯学军谱曲并演唱,发表于网易云、酷狗、全民K歌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