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1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丹寨非遗周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举行,开幕仪式上,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名单,我区推荐的《重庆荣昌夏布小镇:从破茧到蝶变 非遗+融合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年全国非遗进景区“五好”案例遴选,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执行。旨在挖掘和推广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的非遗进景区“五好”典型案例,助力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此次遴选活动共收到全国191个有效申报案例,经合规性审查、专家遴选等程序,最终评选出48个优秀案例。包括我区夏布小镇在内,重庆市仅2个案例入选。
近年来,荣昌区夏布小镇通过持续建设“非遗”主题场馆、举办“非遗+”文体旅商活动、招引“非遗”企业入驻、打造“非遗”美食休闲街区、常态化开展“非遗”研学、创建“非遗+”网络直播基地等举措,深入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小镇融合夏布、折扇、陶器、角雕、卤白鹅、铺盖面、羊肉汤、旱蒸牛肉、酸辣粉、黄凉粉、凉糕、艾粑猪儿粑、麻饼、竹编、缠丝拳等非遗项目100多个,招引非遗相关企业(摊户、非遗培训学校、培训中心)100多家,涉及各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从业者200余人。小镇呈现非遗展馆“好看”“好听”“好玩”,非遗表演“好看”“好听”,非遗美食“好吃”,非遗体验“好玩”,非遗产品“好用”的旅游业态,尤其是今年五一期间,依托市级非遗——荣昌卤鹅的出圈,荣昌区迅速抓住网络经济流量,巧妙的用卤鹅“非遗”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能量,成功升级为现场级爆款IP,演绎了“一只鹅带火一座城”的传奇,带火了夏布小镇景区,带火了整个荣昌城区,全区客流量出现了井喷,创下历史新高,全域旅游热度迅速飙升,实现了荣昌这座千年非遗城因非遗底蕴而火爆出圈,而夏布小镇也成为荣昌最火爆的景区,生动演绎了从破茧到蝶变的完美蜕变。截至2025年6月底,夏布小镇全网曝光率600多亿人次,登上各大平台热搜300多次。累计接待游客347.5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55%,旅游综合收入达19.12亿元,同比增长188.30%。其中五一期间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长743.05%,实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978.65%,登顶全市重点监测的130家A级景区第一名,成为国内“现象级”增长案例。据统计,近三年夏布小镇累计接待游客约513.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1.15亿元。
肖峰 摄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2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23项。先后培育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06人,其中,国家级6名,市级45名。荣昌是全市传统工艺类极具代表性的区县,以陶器、夏布、卤鹅、粉条等传统工艺类非遗产业年产值超100亿元,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做好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实非遗场馆历史文化底蕴,不断丰富非遗旅游业态,广泛吸纳各级非遗项目,将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如传统武术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舞蹈类项目吸引到小镇来,常态化开展展演活动,增加线上线下看点、亮点;持续做优做好非遗研学体验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更多的非遗研学课程,将景区变得既有“文化”更有“耍事”,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持续推出新的文旅产品,做深做实文旅品牌效应,让“网红”变“长红”。
来源:荣昌文旅
下一篇:逐“绿”津沽绘“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