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公园,你还停留在“散步、拍照” 的老印象里?如今咱首都的公园早开启了 “升级模式”—— 能 AR 寻宝的智慧跑道、可 “穿越” 回古园的 VR 体验、拆了围栏的无界绿地…
功能跃迁:从单一景观到多元场景
清晨,北京朝阳公园 5.2 公里 “小怪兽” 跑道人影绰绰,跑道旁,“跑步服务站”提供洗浴、存包、体脂测量等一站式服务。南区更显悠闲,白日湖畔草地 “长” 满帐篷,日暮游乐场观览车成打卡点,夜晚草坪化身露天音乐厅。“空气好,设施全,太方便了。”家住附近的王先生是这里的常客。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市公园协会2025年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公园绿地使用情况大数据分析报告》印证了这种吸引力:朝阳公园是北京最受欢迎的综合公园,其魅力核心在于“不只能逛,更能运动、休闲、娱乐、打卡”的多元集成。
北京海淀公园坐落于清代畅春园遗址,是全球首个AI科技主题公园——“中关村科技主题公园”,历史与科技在此交融。园内,无人驾驶小巴接送游客,智能导览屏化身“数字园长”答疑,湖面清理机器人自主巡航;“未来空间”展馆里,VR可重现畅春园风貌,游客能拆解虚拟古建榫卯。公园还结合海淀资源办科普活动,吸引青少年感受科技乐趣。
时空破界:拆墙透绿,融入生活
“以前逛奥森公园要绕围栏找入口,现在从小区直接穿进去,还能近距离看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拆除1万多米围栏和6个安检口后,市民刘先生连连称赞。北京是“无界公园”的先行者,至2024年底,全市1100座公园中,三分之二实现无界融通,打破物理边界,让绿地像织毛衣一样融入社区和街道,市民出门几步就能进入公园。
除了空间上的“无界”,时间也在延伸。部分公园已为夜班医护、外卖骑手优化夜间照明,朝阳公园、海淀公园等也在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让更多人享受自然。北京林业大学赵晶教授也提醒:“开放不等于过度开发。要避免盲目扩建商业设施,保护好公园的生态功能,不让公园变商圈。”
未来方向:智慧园林,为民而建
想让北京公园一直“好玩又好用”,在功能升级的同时健康发展,得抓住几个关键!北京林业大学赵晶教授建议,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公益为本,理清功能边界,避免空间异化;其次,要健全从规划、建设到运营全周期的综合治理机制,提升系统协调能力;再次,规划建设时就要打好基础,尊重差异,避免“千园一面”的模式化建设;最后,要强化公众参与,建立健全反馈机制,让群众成为公园发展的共建者与受益者。
赵晶说:“理想的城市公园,应该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是城市的边角余地,而是城市的生命节点;不是城市的附属配套,而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主场;不是城市的附属,而是城市生活最有温度、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注:图文来源于首都智慧园林,仅代表原作者意思表达,仅供学习与分享、关注,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