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人日报》披露,今年暑期,所谓“懒惰游”受到年轻人热烈追捧,诸如乘坐电梯登山、采用缓降方式体验蹦极、进行平躺式漂流等活动,虽然看起来省力,却让众多年轻人沉迷其中。
这种旅行方式强调突破生理极限,那种旅行方式注重以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大的心灵放松,这反映出年轻一代生活观念的一种变化——出行,首要目标就是让自己开心。当前社会环境下,工作竞争激烈、人际交往压力等使部分年轻人感到心力交瘁,他们渴望在假期中放松身心,为精神世界“松绑”,这已成为他们旅行的主要动机。依照网上的某些言论,日常的劳动已经让人疲惫不堪,外出观光又何苦让自己承受额外的辛苦呢。
有人提出疑问:“‘轻松登山’还能算登山吗?”“‘舒适版蹦极’还能带来刺激吗?”这些讨论反映了旅游看法的不同。有些人把旅行当作“收集地点的任务”,有些人则认为它是“日常的另一种体验”。实际上,旅行的价值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渴望登顶的满足感,有人喜欢途中小憩的惬意——这正是旅行吸引力的丰富多样。权威人士指出,旅游行业正在从大规模普及转向小众化发展。由原本整齐划一的团队旅游,转变为个性化策划的主题旅行;从忙忙碌碌的景点游览,转变为自由自在的休闲度假,旅游行业正在分化出众多专门化的细分市场。"凑合游"也是这个多样化格局中的一个新颖现象,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各式各样需求的人都能找到匹配的放松途径。
值得留意的是,“窝囊游”也在促进旅游项目和服务的改进提升。例如,部分景点安装了观光升降设备,并且开始提供“体面跳跃”的摄影服务,同时也有景点推出了“空中缆车茶歇”,这些调整表明市场正主动适应年轻群体的新期待,从而发掘更多吸引点。这种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服务思路正是旅游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所在。
"窝囊游"也许会随时尚变迁而式微,其蕴含的思想却不会过时,旅行本应是随心所欲的,无论选择挑战险峰还是闲适观景,能让自己放松舒适、品味此刻的途径就是值得肯定的,这亦是启程远行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