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南海的彼岸,有一块弹丸之地,四百余年风雨沉浮,竟炼出今日的光景。人们说它繁华,说它富足,也有人说它是个赌桌与教堂并存的所在,灯红酒绿中,还藏着古老的钟声与淡黄的墙影。这便是澳门。
若从地图上看,它不过珠江口西岸的一角,邻着广东,望得见香港与深圳。小,却不容忽视。轻工业、旅游、酒店、娱乐,皆在此处滋生繁茂;船来船往,商贾云集,使得这片土地成了国际自由港,也成了世界四大赌城之一。人多得挤,地少得抠,偏又日子过得殷实。
然澳门之可贵,不止在那霓虹灯下的喧嚣,也不单在葡式蛋挞与猪扒包的香味里。它的骨头里,是历史。那“澳门历史城区”,便是其筋骨所在。东起东望洋山,西抵内港码头,南至妈阁山,北达白鸽巢,二十余座建筑,明清遗风,民国痕迹,四百年岁月,叠成一条幽长的巷子。那石路是黑白相间的,脚一踏下去,仿佛听见海风里传来的旧时话声。
走到大三巴牌坊前,仰望那残存的立面,谁不生几分肃然?再到妈祖阁、哪吒庙前,烟火缭绕,忽又觉脚下是中原的土地。葡萄牙的拱廊与中国的庙宇,就这样并肩而立,像两个从未彻底分开的梦。有人说这里是“世界美食之都”,有人说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名号也好,不过是后人给它戴上的帽子。真正的澳门,在那些巷子里,在那些门楣上,在风吹来的时候,和烟火散去之后。
所以,若你有心去澳门,别只贪那赌场的声色,也别只顾在渔人码头拍几张相片。请你抽空走走那历史城区,摸一摸那些墙,看看那些窗,或许你会明白:一座城市的魂,不在高楼,不在金钱,而在它是否记得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
愿后来者,不负这片土地的厚重,也不负自己眼中的风景。祝你有一段旅途,既能尝得鲜甜,也能寻得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