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窦瀚洋
凌晨4时,浙江杭州,城市逐渐苏醒。大运河之上,拱宸桥正悬在昼夜缝隙间。桥边,80后摄影师方临明按下快门,拱宸桥的“蓝调时刻”被镜头定格。
方临明是杭州市拱墅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拱宸桥的“站哥”。10多年来,他用镜头聚焦最多的就是这河、这桥。
古桥有故事——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地标。拱宸桥的美,在于它承载的历史文脉。拱宸桥始建于明代,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形制雄浑而秀雅,三孔薄墩联拱如长虹卧波,青石桥身与流水相映,彰显江南水乡灵韵。其高大拱券专为漕船通行而设,伴随漕运兴衰,独特审美凝于石纹水影之间,成为具有包容性与时代感的艺术杰作。
于杭州而言,拱宸桥不仅是一道横跨运河的石梁,更是时光凝成的诗行。杭州因水闻名,河从城中过、城在河边生。数百年来,拱宸桥静默伫立于烟波之上,将水乡的灵动与市井的温情,悉数编织进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络绎不绝的商船穿过桥洞一路北上,闯荡天地的游子,看到桥就找到了乡愁的“坐标”;麻纺印染业、仓储运输业、造船业,运河见证了杭州近现代工商业的萌发……
古桥有新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桥周边悄然浸润着诗意与新生。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兼具市井烟火气与文艺雅趣;桥东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提升改造,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大运河国际诗歌节等文化活动举办……站在桥上,往东看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城市,往西看是粉墙黛瓦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产与现代繁华隔水相望。在方临明眼中,“这就是桥的魅力,连接两岸,也连接古今。”
古桥有人气——
“行在(杭州),环城诸水,有石桥一万二千座。”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下“千桥之城”。西湖断桥、梦笔桥、西泠桥、涵碧桥、霁月桥、碧天桥、折桂桥……融汇古今、灵动开放,一座座桥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坐标,更在时光流转中演绎着水的情致和历史的回响。
这段时间,西湖景区柳浪闻莺附近的新横河桥热闹起来,桥底总会见到长长的队伍,拍摄桥洞、绿植、溪水三景同框,以及金光穿桥洞、虹桥跨碧波的美景。不少市民赶在清晨人少时,特意拐个弯来“打卡”。“人在桥上看风景,人与桥也组成了一道景。”市民张帆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