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夜,蛙声一片。黑龙江省集贤县福利镇高丰村万亩绿色稻田里,几名游客正在村民的指导下“浑水摸虾”;同一时间,该县集贤镇胜利村“垦丁小院”里,赏荷归来的游客被“夜钓烧烤”吸引,一起下车打卡……
这是近段时间以来集贤县开发出的乡村旅游新特色。借力即将在集贤县举办的“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活动”东风,集贤县把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依托县域“一山一水”两大景区交通沿线果蔬种植和产业基地等基础资源开发“顺道游经济”,打造采摘体验、虾稻套养、林下经济和农产品直供四大产业板块,推动乡村旅游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
“2023年以前,合作社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高丰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德辉介绍,在水稻种植增收遇到瓶颈后,合作社抓住集贤县承办旅发大会契机,探索在水田套养小龙虾,谋划一水两用、种养双收。“今年我们在镇里的支持下推出‘浑水摸虾’旅游体验项目,配合村里‘有间小院’的农家宴,现在日收入已经过千,效益很好。”
更让刘德辉高兴的是,就在小龙虾即将收获的眼前,“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活动”组委会把“高丰稻田虾”作为主推集贤县乡村特色产业之一,在活动中打造大型“龙虾宴”,让“高丰稻田虾”还未上市就订单满满,成了“网红”“抢手货”。
与高丰村的“尝试”不同,旅游产业在集贤县光辉村已经成了村民们的“主业”。凭借“七星山脚下”的地域优势和交通优势,2023年以来,当地探索“国企+村集体+农户”模式,打造“文旅乡村”示范点,从起步就让文旅业态运营专业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坚定了我们振兴乡村产业、培育多元业态的信心。”集贤县主要领导介绍,今年上半年,光辉村已接待游客19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1.2万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直接翻番。
以高丰村和光辉村为引领示范,集贤县今年在“一山一水”沿线打造二十多个“一村一品”乡村游项目,让“顺道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业态。
集贤县农民刘兴海养鹿20多年,产品以前都是“打包”卖给收购商。今年春天,他在福利镇帮助下,激活林场原有设施,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借力“一山一水”沿线优势,将“鹿元素”与餐饮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谋划建设梅花鹿产业特色景点,围绕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进行创新。“借着咱集贤文旅产业发展的东风,依托七星山景区优越区位与生态优势,争取把梅花鹿养殖与林草、林养、林花、林茶、林药、林菜、林旅融合发展,打造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经济。”刘兴海说,听说了集贤县承办“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活动”,他第一时间就开始筹备参会产品,“争取在比赛时找到合作伙伴,用鹿肉作出几道地道的‘硬菜’,打响品牌,让合作社发展的更好!”
突破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借道”文旅转向多元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集贤县通过“农业+”实现跨界整合,涌现出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文旅融合等诸多复合业态,形成“接二连三”的特色产业新业态联动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能。
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文旅产业带动下,景区沿线之外的村屯也开始深挖农业之美,开发观光、农耕、研学景点,打造春播、夏采、丰收、冬俗等四季旅游线路,催生出研学旅游、村屯市集、村坊美食、乡村文化人等10余种新业态,把原本导航都搜不到的偏僻村屯,变成了山好、水好、景好、人好的网红打卡地,用“村集体+合作社+创客+农户”随机组合的方式,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乘势而变,主动谋“变”。“顺道”景区沿线,“借道”文旅产业,集贤县正通过多元产业融合重塑乡村面貌、激活内生动力。新业态不仅催生了内涵丰富的“新农事”,还让农民拥抱新角色、掌握新技能,描绘出乡村的和美画卷,为乡村振兴探索充满活力的“集贤路径”。(杨昕宇 孙琳 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