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8月1日起征收每人50元古城维护费的丽江,在新规实施当日却称“散客可自由进出”,政策的模糊反转引发舆论哗然。这场对古城维护收费政策的摇摆,不仅增加了旅行社面对“团散收费标准不一”的解释成本,也凸显了世界级非遗保护治理的深层难题。
云南丽江市政府在7月17日发布的《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明确,2025年8月1日起,征收每人50元古城维护费,有效期延长至365天。然而当迎来新规正式实施的日子,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却宣布“古城没有围墙,散客自由进出”,这一转变相当于变相否认了此前的收费计划。
丽江古城维护费收费公示
据了解,丽江古城维护费的征收由来已久,目的即是为了给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07年,当地出台《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规定维护费征收标准为每人次80元,彼时主要针对团队游客,由旅行社代收,而散客缴纳未作硬性要求。
事情在2015年暑期发生了第一次转折。7月起,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在古城100多个路口设卡,向游客(主要指散客)收取80元古城维护费,导致游客量骤减,商户生意大幅下滑。2016年6月1日当天,古城内上千家商户集体关门罢市,抗议设卡收费政策,多家媒体报道了当时这场风波。
第二次收费政策的转折来到2017年,古城维护费用降至每人次50元,主要针对团队游客。但据云南当地旅行社向搜狐旅游反映,在古城口、客栈等多个点位都有针对散客的查验,游客如未缴古城维护费会影响部分景点的游览。
随着疫情的到来,丽江古城和景区对游客的查验制度逐渐废弛,也给大众留下散客无需缴费的印象。此次8月1日新规的出台,是对2007年办法的修订完善,将有效期从一周延长至一年,并免除老人、小孩等八类人群的费用,但舆论反应倾向负面:部分游客表示将取消丽江行程;还有媒体报道,有民宿“一夜被退单17间房”。
“团散不同价”的收费标准也给当地旅行社和游客带来困扰。云南当地旅行社告诉搜狐旅游,旅行社在对外组团报价中须包含丽江古城维护费,并负责向客人代收。这意味着,假如游客要跟团去玉龙雪山,系统会默认捆绑大玉龙7个景区的套票再加50元古城维护费,比散客自己去每人贵120元。
旅客提供的当地旅行社一日游费用明细
“很多对丽江旅游不熟悉的客人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找旅行社比自己去贵那么多?7个景区一天玩不完,但是只要跟团规定都得买套票,如果发现我们团拆散还会面临罚款。”对于旅行社来说,这笔多出来的费用不仅没有利润,团散客“双重标准”还增加了许多的解释成本。
2024年,丽江市接待游客8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旅游总花费1382亿元、增长6.41%。丽江古城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集5A景区与两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旅游胜地,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大量游客的涌入,对古城的石板路、古建筑、消防设施以及垃圾和污水治理等方面带来了沉重压力。当地旅行社负责人坦言,“网络舆论只盯着收费,却忽略了古城的保护工作着实艰辛。”她举例称,丽江古城的免费厕所不仅干净到让游客惊讶,还能手机实时查空厕位。“我做旅游走遍全国,依然觉得丽江古城是最干净、管理最有秩序、服务最到位的古镇。”
丽江古城智能公厕 图源网络
这些精细化管理和维护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持续投入。从1997年申遗成功到现在,丽江古城的维护共投入48亿元,而古城维护费累计征收约41亿元,资金缺口明显。根据《丽江古城保护规划(2021-2035)》指出,维修成本结构不仅包括刚性的物理维护成本支出,还存在纳西文化传承等隐性成本的负担。
数据显示,丽江团队游客约占游客总量的三成,去年门票类收入占比超全年旅游总收入35%。业内指出,旅游产业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导致丽江难以效仿西湖“免费引流-消费增收”模式。
有业者表示,支持对古城遗产保护收费,但必须解决两个痛点:“一是希望统一团队和散客标准;二是费用征收方式更透明,尤其要考虑穷游群体的接受度。”该负责人补充道,当前古城游客量持续增长,本地居民积极配合政府主动让出空间给游客朋友,“若因收费方式引发争议,最终受损的是丽江旅游口碑。”
古城维护费的征收难题并非丽江独有,全球文旅城市已有诸多探索。
日本京都将实行阶梯式住宿税,年筹百亿日元用于古都保护;法国巴黎圣母院拟对观光游客收取5欧元入场费,通过官方平台预约支付筹重建资金;意大利威尼斯则将“入城税”与游客体验直接挂钩,让游客能直观感受到自己所缴纳费用带来的实际效益。
专家指出,丽江古城在收费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与公众的沟通和共识构建。古城管理部门需建立更加透明的资金使用公示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古城维护费的收支明细,让游客清晰了解资金流向与古城保护成效之间的关系。
国内平遥古城的通票制度值得借鉴,125元门票包含22个景点,通过第三方监督、合同化披露保障资金透明,定期公示用于古城墙修复等具体项目的资金流向。
专家指出,丽江需厘清多方分摊责任,构建多元协商平台,明确政府、商户、游客等多方责任,建立透明的资金公示机制,让游客清晰感知缴费与保护成效的关联。在保障古城保护资金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湖北大学教授胡芬所言:“收费不是目的,平衡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才是关键。”
撰文 | 意欢 编辑 | 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