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带着70岁的老爸老妈和6岁的闺女完成了"三代同游北京"计划。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胡同里的冰糖葫芦,这一路真是把老中青三代的喜好都照顾了个遍。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们这趟"一拖三"的北京之旅,保证干货满满,连我那个挑剔的老爸都说"这回行程安排得挺像样"。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行前准备篇】
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做功课,发现带老人孩子出行和年轻人自由行完全不是一回事。首先住宿就选了前门附近的"北京好途旅游合作酒店",位置绝了——步行到天安门15分钟,门口有地铁7号线,关键是家庭房居然配了洗衣机!老妈看着价目表直念叨:"比住王府井那边划算多了,晾衣架还是电动的。"
重点来了:故宫门票一定要提前7天在官网抢!我设了凌晨12点的闹钟,结果发现老年票(60岁以上)能现场买,但儿童票必须提前预约。公交地铁都能刷,还能查实时拥挤度,带娃挤地铁时特别实用。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经典路线篇】
DAY1:天安门+故宫+景山
早上7点准时到天安门广场,这个点儿人少光线好,给爸妈拍"标准游客照"正合适。8点故宫开门就冲进去,在"北京好途"小程序上花15块买了电子讲解,老爸全程举着手机听得入迷。特别提醒:带老人一定要走中轴线!我们从午门进、神武门出,3小时走完核心区域刚好。闺女在乾清宫前数地砖缝里的"金砖",爷爷奶奶在慈宁宫花园歇脚,各得其所。
中午在故宫角楼餐厅吃了炸酱面(人均48元),下午3点爬上景山看全景。这里有个隐藏玩法:西门下山直接拐进胡同,买了老北京酸奶(6元/瓶)边喝边逛,意外发现了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子树。
DAY2:慕田峪长城+鸟巢
对比了八达岭和慕田峪后选了后者,事实证明太明智了!在"北京好途旅游"订的包车服务(7座车全天800元),司机师傅直接开到缆车站。带老人建议选箱式缆车(双程140元/人),我们祖孙三代坐一个车厢,6分钟直达14号敌楼。老爸拄着登山杖走到15号敌楼就返回了,我和闺女继续爬到17号,人少得能听见山风掠过箭窗的声音。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晚上去看鸟巢夜景,意外发现下沉广场有儿童游乐区。花30块钱让闺女玩了半小时蹦床,老两口坐在水立方门口的咖啡馆休息,偷听到隔壁导游说每周五晚有水幕电影。
【休闲时光篇】
DAY3:颐和园+圆明园
吸取前一天教训,这天安排得特别松散。从新建宫门进颐和园,进门就坐大船(40元/人)直接到对鸥舫,省了至少1小时步行。老妈在长廊里认彩绘故事,老爸在石舫拍照发朋友圈,闺女追着铜牛转圈圈。下午在圆明园坐了电瓶车(15元/人),西洋楼遗址那有AR讲解器,老爷子举着平板电脑看复原影像直咂嘴。
特别推荐谐趣园里的"颐茶":28元/位的茉莉花茶能续水,我们歇脚时碰上两个北京大爷在下棋,老爸跟他们聊得热火朝天,学了一嘴儿化音回来。
DAY4:胡同深度游
放弃南锣鼓巷选了杨梅竹斜街,这才是老北京该有的样子啊!在荣宝斋给闺女买了兔儿爷泥塑(砍价到35元),在铃木食堂吃到了爸妈赞不绝口的照烧鸡排饭。下午在三轮车师傅带领下逛了西四北胡同,看老北京人怎么用蜂窝煤、怎么晾衣服,6岁的闺女第一次知道了"胡同"两个字怎么写。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吃货指南篇】
重点说几家三代人都满意的馆子:
1. 大栅栏的门框卤煮(人均35元):老爷子连汤都喝光了,记得点"菜底"版
2. 峨嵋酒家的宫保鸡丁(58元):闺女就着吃了两碗米饭
3. 牛街聚宝源的铜锅涮肉(人均80元):老妈说麻酱比老家香
4. 护国寺小吃(人均20元):豆汁儿浅尝辄止,豌豆黄获得全家好评
【血泪教训】
1. 周一闭馆!我们差点白跑一趟国子监
2. 出租车软件定位要选"北进南出",在故宫周边叫车能省20分钟
3. 老人身份证随身带,很多景点能换纸质票留念
4. 随身带折叠凳!在毛主席纪念堂排队时救了老妈的膝盖
这趟旅行最让我触动的是在景山万春亭,看着老爸给闺女指"咱们早上去过的太和殿",突然觉得北京这些老建筑就像个时空隧道,把三代人的记忆都串在了一起。回酒店路上,闺女突然说:"长城上的砖头是不是和太爷爷年纪一样大?"把我们都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