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钟霈宁 甘雪娇
“陪爬”热潮还是卷到了岳麓山,近年来,这一新兴服务模式,在全国的户外爱好者及游客群体中迅速蹿红。
7月29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岳麓山“陪爬”大多由大学生兼职,服务包含为游客带来专业的登山引导,路线规划、景点解说以及拍照出片等。
随着户外运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人将登山作为锻炼与休闲的方式。对于缺乏户外经验,或期望拥有更丰富体验的游客而言,独自登山可能存在风险与不便,“陪爬”服务顺势而生。
大学生利用周末兼职“陪爬”
“现在做‘陪爬’兼职的基本是和我们一样的大学生。”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大三的王伟告诉记者,当前“陪爬”兼职者一般都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陪爬”接单帖一般会标注“男大+体育生专业”“女大+心理辅导”等身份标签,再搭配“包出片”“情绪价值拉满”“提供景点讲解”等个性化词条,吸引有特定需求的用户。
“很多游客在爬山时,尤其是独自旅行的女生,或者对山路不熟悉的人,可能会担心安全问题。”王伟表示,他之所以选择从事“陪爬”兼职,主要源于对户外活动的热爱,以及期望通过自身努力赚取额外收入的诉求。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体育专业的特长,陪爬服务,既满足游客需求,又能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王伟表示,在接单时,自己会要求双方都提供身份证明,保证出行安全。采访中,女性“陪爬”兼职者大多表示,只接同性别客户订单。
“每单500到800不等,因为学校有课程,一般只能周末接单,最好的一个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王伟坦言,开始“陪爬”兼职后,自己会深入了解景点的风景名胜、植被特点、文化内涵等,也会关注摄影账号学习出片技巧。
结伴而行,轻量化的社交入口
“我在工作中长期承受高压,精神状态愈发紧绷,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途径。”来自湖南长沙的杨黎是一名普通的职场女性,工作之余,她喜欢爬岳麓山解压。偶然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陪爬”,怀着好奇的心态尝试了一下。
“我的‘陪爬’伙伴带了一壶自制的冰镇酸梅汤,爬到山顶喝上一口,吹着风聊聊职业焦虑,这种体验是健身房无法给予的,让我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杨黎坦言,尽管是收费服务,对她而言“陪爬”更像是一种搭子文化。
“像我这种长期宅在家的人,突然去健身房或参加大型社交活动,压力会很大,但‘陪爬’一对一服务或小团体的模式,门槛更低,又能满足基本的运动和社交需求。”35岁的自由职业者李女士,已经体验过几次“陪爬”服务。李女士认为,“陪爬”不单单是户外运动“搭子”,也是一种轻量化的社交入口。对于未来“陪爬”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李女士满怀期待,“要是能在更多领域实现细分,比如针对中年群体的‘三高缓解陪爬’,或者结合自然教育,带领客户认识动植物,满足不同群体的深层需求,相信会拥有更多潜能。”
“陪爬”的兴起,不仅为出行带来了更具个性化、贴心的服务体验,也为大学生等群体开拓了新的兼职选择。融合了户外运动、心理疏导以及社交陪伴等多个元素,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减压方式。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陪爬”服务仍面临着安全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的挑战。未来,如何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将成为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