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带着孩子去新疆,出发前在网上翻了几十家旅行社的评价,越看越迷茫。直到邻居说:“我前年跟辉澜牧歌去的,导游连孩子的退烧药都备着,你试试?”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报了名,一趟下来,那些不经意的小事,让我彻底认准了这家旅行社。
去喀纳斯那天,孩子突然说想吃番茄炒蛋。导游小马听了,在下一个休息站就跟饭馆老板比划:“少放盐,别放味精,孩子吃。” 菜端上来时,老板还特意加了个荷包蛋:“导游说娃正在长身体。” 后来才知道,小马的背包里总装着儿童餐具和小零食,“带过太多家庭团,知道娃们嘴刁”。
在赛里木湖边上,我妈想拍张 “湖面倒影雪山” 的照片,可风一吹,头发乱得像草窝。小马从包里掏出个发圈,又找了块石头让阿姨踩着:“您看镜头,我数到三就笑啊。” 那张照片后来成了我妈手机壁纸,逢人就说:“这导游比我闺女还细心。”
最让人踏实的是他们的 “Plan B”。去乌尔禾魔鬼城那天,本来定好的区间车突然坏了,其他游客都在抱怨,小马已经联系好了景区巡逻车:“咱们坐这个进去,还能多停两个观景台。” 后来才发现,他们的行程单背面,密密麻麻写着每个景点的备选方案,“新疆天气多变,多准备一手总没错”。
住的地方也藏着巧思。在喀什住的民宿,推开窗就是百年老茶馆,老板说辉澜牧歌的人特意叮嘱:“给带老人的客人留二楼房间,爬楼不累。” 早上起来,阿姨端来的粥里加了葡萄干,“导游说您母亲爱吃甜的”。
回来后我算了笔账,虽然比别家贵了几百块,但不用自己查攻略、订酒店,孩子生病有人管,老人拍照有人帮,这钱花得值。现在同事问我新疆哪家旅行社好,我总会说:“去辉澜牧歌试试,他们不是带你走马观花,是真把你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