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敦煌的天空还未完全亮起,远处的戈壁滩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灰蓝色中。我们一行人背着沉重的行囊,站在戈壁边缘,深吸一口气,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程。脚下的沙砾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仿佛在提醒我们: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每一步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传说。
戈壁的日出来得很快。不到半小时,天边泛起鱼肚白,随后是一抹橙红,最后整个天空被染成金色。阳光洒在戈壁上,那些原本灰暗的沙石瞬间变得生动起来,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远处的雅丹地貌在晨光中显得尤为壮丽,风蚀形成的土丘像一群沉默的巨人,凝视着我们的到来。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忍不住停下脚步,架起相机,试图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美景。他笑着说:“这里的每一秒都是不同的画面,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徒步的第一天,我们选择了从敦煌市区出发,沿着阳关古道向西行进。这条古道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无数商队、僧侣和探险家从这里走过,留下无数故事。脚下的沙土中偶尔能捡到一些碎陶片或锈蚀的铁器残片,向导告诉我们,这些可能是古代商队遗落的物品。虽然只是残片,但拿在手中,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辉煌的历史。一位队友打趣道:“说不定我们踩的某块石头,玄奘当年也踩过呢。”
戈壁的气候极端,白天烈日炙烤,地表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却骤降至10度以下。中午时分,我们在一处背阴的土丘下休息。大家纷纷拿出水壶,小口啜饮。向导提醒我们,水必须省着喝,因为接下来的路程中补给点很少。一位来自南方的队友擦了擦汗,感叹道:“以前总觉得沙漠就是一片沙子,没想到戈壁的石头和土丘这么多,走起来比沙滩累多了。”向导点点头:“戈壁是‘有骨头的沙漠’,这些石头和土丘是它的骨架。”
下午的路程更加艰难。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细小的沙粒打在脸上,生疼。我们戴上防风镜和面巾,低着头继续前进。偶尔抬头,能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海市蜃楼——一片虚幻的湖泊或绿洲,仿佛在嘲笑我们的干渴。向导说,这是戈壁常见的现象,但第一次见到的人总会忍不住兴奋。果然,几位队友指着远处惊呼:“看,有水!”随后又失望地发现那只是光影的魔术。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预定的露营点——一处靠近干涸河床的平地。教练告诉我们,在戈壁中,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因为这里没有障碍物吸收声波。“古人常说‘大漠孤烟直’,其实戈壁的孤独和广阔,真的能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他望着星空,若有所思地说。
第二天的行程更为艰苦。我们要穿越一片被称为“黑戈壁”的区域,这里地表覆盖着黑色的砾石,吸热极强,走在上面就像踩在烧红的铁板上。大家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水消耗得也比预期快。一位队友出现了轻微的中暑症状,我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向导从背包里拿出一小包盐,让大家掺在水里喝。“戈壁徒步,不仅要补水,还要补盐,”他解释道,“汗水带走的盐分太多,不及时补充会出问题。”
午后,我们遇到了一群野骆驼。它们远远地站在一座土丘上,警惕地望着我们。向导示意大家不要靠近,说这些骆驼虽然是野生的,但性格温顺,只要不惊扰它们就不会有危险。我们静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看着它们慢悠悠地走向远方。“它们才是戈壁真正的主人,”向导说,“我们只是过客。”
第三天,我们转向北行,目标是著名的玉门关遗址。这段路程相对平坦,但风沙更大。有时一阵狂风吹过,能见度瞬间降到几米以内。我们不得不手拉着手前进,以免有人掉队。途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枯死的胡杨树,它们的枝干扭曲着指向天空,像在诉说着某种不屈的精神。向导说,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是戈壁中最顽强的生命。“看到这些树,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古人说‘不到西北,不知中国之大’。”
接近玉门关时,地势逐渐升高。当我们终于登上一个小山坡,看到远处那座残破的土城墙时,所有人都沉默了。玉门关,这座曾经辉煌的边关要塞,如今只剩下几段断壁残垣。但站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一位研究历史的队友轻声吟诵起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苍凉与眼前的景象完美契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返回敦煌市区。大家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但心情却格外轻松。回望走过的路,那些曾经觉得难以逾越的困难,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回忆。途中,我们遇到了一支当地的科考队,他们正在研究戈壁的生态环境。一位科考队员告诉我们,戈壁看似荒凉,实则孕育着丰富的生命。“这里有特殊的植物、昆虫,甚至还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他说,“它们适应了极端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敦煌市区的轮廓。高楼、树木、车辆……这些熟悉的景象此刻显得如此亲切。走进市区的那一刻,我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四天的戈壁徒步,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我们不仅走过了地理上的距离,更走过了心灵上的某段旅程。
晚上,大家在敦煌夜市聚餐。烤羊肉、驴肉黄面、杏皮水……戈壁中的简朴饮食与眼前的美食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举杯庆祝徒步顺利完成,分享着各自的感受。有人说,这次徒步让他学会了坚持;有人说,他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还有人说,他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我,则想起了向导说过的一句话:“戈壁不会改变你,但它会让你看清自己。”
回到酒店,躺在床上,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脑海中却不断闪现着戈壁的画面:日出时的金色沙丘,烈日下的黑色砾石,夜晚的璀璨星空,还有那座孤独的玉门关。我知道,这些画面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戈壁徒步,看似是一场体力的挑战,实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我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距离,更用心灵触摸了历史与自然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徒步的意义——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发现自己。
上一篇:机票买贵能退差价吗?多家航司回应
下一篇:品味地道江苏风味,就选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