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央企为何“甩卖”光伏电站?市场的风向变了!
创始人
2024-09-26 10:18:09
0

文| 华夏能源网

连续三年狂飙突进、大干快上风光新能源之后,“五大六小”电力央企的态度在悄然转向?新能源不再是“香饽饽”了??

近日,电力央企收紧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消息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一个很典型的事件是,新能源装机“巨无霸”国家电投在“甩卖”光伏电站——

近日,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电投能源(SZ:002128)公告,山东那仁太新能源的户用光伏电站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8%,“属低效资产,故对外出售”;对山东那仁太新能源后续90MW的剩余容量,公司也叫停终止项目建设。

国家电投的这一决策,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做出的。今年7月,中央巡视组巡视国家电投指出,国家电投光伏产业“大而不强”,对应的整改方案需要“做精存量,做优增量”。

实际上,需要做精做优、算好经济账的,又何止一个国家电投?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某央企年中工作会议总结分析称,近年来新增新能源项目有近40%无法实现承诺收益率,部分项目持续亏损,甚至投产即亏损,新能源已呈现出“增量不增利”局面。

针对后续的新能源项目开发,该央企称:“将大力推进新能源生产管控体系优化,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

由此看来,电力央企静悄悄调整新能源开发节奏并非是空穴来风了。对新能源项目“经济账”的冷静审视,无疑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央企对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态度,低效的项目要卖掉,收益不够高的项目不上马,整个市场的风向都在变。

承载双碳转型重任的电力央企们,为何在此时调整了新能源开发节奏?这又将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争先恐后“追风逐光”

过去三年多,“五大六小”电力央企大干快上新能源,与国资委设定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考核指标息息相关。

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公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央企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严控煤炭消费增长,严控央企煤电装机规模,同时要严控传统煤化工产能,稳妥发展现代煤化工。

在非化石能源发展方面,《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央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

在国资委意见出台的2021年当年,五大电力央企中,只有国家电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了60%,其余四家距离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这一目标都还相去甚远。

截至2021年底,大唐集团总装机1.6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5%;华能集团总装机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2%;国家能源集团总装机2.7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28%。

电力央企要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50%的指标,空间在哪里?4亿千瓦水电基本已经“见顶”,出路只有大干快上风电、光伏。由此往后的3年间,“五大六小”发电央企竞相争抢新能源项目,市场一片火热。在我国西北五省近6亿千瓦的风光大基地项目中,央企就瓜分了80%以上的装机。

很快,电力央企的新能源装机立竿见影地实现了快速增长。截止2024年7月底,除了煤电装机量大、情况比较特殊的国家能源集团,其余四大电力央企基本都已经完成或接近国资委设定的考核指标。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原本就一马当先的国家电投,其2.40亿千瓦的电力总装机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70.26%;华能集团累计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升至49%;华电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2.4%;大唐集团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也已经突破了47%。

国家电投、华能、华电、大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进度”(制图/华夏能源网)

细究上图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数据,需要先厘清一个概念:“清洁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略有不同。国资委要求的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这里包括了气电和核电。但是由于气电、核电整体规模并不多,未来也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五大六小”发电央企手里的风光项目,应对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0%的目标基本不成问题了。

也就是说,对于国资委定下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0%的考核指标,电力央企基本上是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了。这也难怪电力央企对新能源项目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挂科”已不用担心,是时候放平心态对前几年的新能源开发工作进行认真审视和复盘了,甩卖资产、提高门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新能源不再是“香饽饽”?

“五大六小”狂飙突进大上风光装机,现实驱动力是完成考核指标,深层次的驱动力则是2020年底出炉的“双碳”目标。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各地、各部门疾风骤雨推出了很多政策,营造出的氛围是电力行业要从煤电主导逐步转型为“新能源主导”。煤电包袱沉重的“五大六小”电力央企压力巨大,纷纷使出吃奶的劲儿去上马新能源项目。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光是2023年一年,风光大基地2亿千瓦项目“放榜”,国家能源集团就抢到了超过4000万千瓦的装机,国家电投和华能分别超过2000万千瓦,三峡集团接近2000万千瓦。央国企对风光项目争抢之疯狂,可见一斑。

事实上,2030年前要建设的6亿千瓦风光大基地项目,接近5亿千瓦都被发电央企收入了囊中。完成这些风光大基地项目,需要砸进去多少钱呢?答案是3万亿元以上。

如此火热之下,未来收益怎么样?有没有保障?对于这个问题,业内并不乏冷静、理性的思考释出。

2023年9月,在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勇健演讲指出:“新能源开发底层逻辑发生变化,未来电量和电价都会出现不确定性,给新能源发展带来挑战”。

何勇健分析,以往在新能源装机很少的时候,新能源电量优先收购、带补贴电价甚至高于火电。但短短十余年间,新能源经历了从补贴退坡到平价上网,再到即将进入电力现货市场。

由于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垃圾电”特性,进入现货市场的新能源没有竞争力,其电价将呈下行趋势,甚至出现负电价。

这一新能源开发“底层逻辑生变”的观点并非杞人忧天,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证明了何勇健的担忧。

以西北省份的风光电价为例,2024年上半年,新疆风电结算均价0.21元/度,光伏结算均价0.16元/度;甘肃风电结算均价0.27元/度,光伏结算均价0.18元/度;青海风光新能源结算均价也在持续走低,1月,新能源结算均价0.228元/度;2月是0.228元/度;3月是0.248元/度;4月是0.222元/度;5月是0.252元/度;6月滑落至0.212元/度。

一方面是低电价,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场站出现了在发电峰值时段限电停发,使得新能源实际收益大降。这也难怪有风光项目“近40%无法实现承诺收益率、部分项目投产即亏损、持续亏损”的理性评估与反思的出炉。

从国际经验看,新能源收益率下降、消纳难题上升是必然的问题。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当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15%及以上,电网消纳新能源的系统成本将逐步上升。而截止2023年,中国的新能源发电量占比(15.8%)已经超过了这一理论红线。

在此背景下,电力央企变换节奏,开始更加理性的对待新能源项目,尤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这也意味着,电力市场投资将要从过去几年的电源建设突飞猛进,转向电源建设与新能源消纳的系统支撑建设“双轮驱动”的模式,更多资源将会用于去打通阻碍新能源消纳的痛点、堵点。

央企“变奏”,影响几何?

作为风电光伏装机的绝对主力,“五大六小”电力央企态度转向冷静、理性,对行业带来重大影响。

首先,风光装机增速放缓是必然的。

发电央企的热情降下去,对新能源项目的收益率要求更高,未来数年新能源装机增速就不大可能延续过去几年的高增长。事实上,在2023年中国新增风光装机在达到近3亿千瓦的历史高点后,2024年装机增速已经明显走弱。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表明,今年1-8月,中国新增风光1.7亿千瓦,尽管新增装机依然数量庞大,但增长势头已较2023年放缓。其中,8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678万千瓦,环比下降了23.9%。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年产能逾1000吉瓦,中国储能企业年产能逾200吉瓦时,两者都面临着一半以上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中国光伏企业的国内订单占比大约在五成左右,储能企业国内订单占比四分之一强,国内订单在受到整体装机趋缓的影响下,无疑更加雪上加霜,产能出清、价格战必然会打的很惨烈。

其次,风电光伏电站将出现资产贬值。

发电央企调整新能源开发的节奏,买卖电站项目更加精挑细选,正在让电站交易市场遇冷。没了央企这个最大的“接盘方”,很多电站开发者的项目会砸在手里,如果收益率尚可、融资成本可控还好,如果都不行只能低价甩卖来回笼资金,这必然会带崩交易价格,使得风光电站资产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

多位业内人士向华夏能源网吐槽,电站开发和电站交易的“生意不好做”了。前两年几家电力央企四处收电站,收益率8%以上基本都能过会,“即使差点,做做账、找下关系也差不多”,如今不太可能了。前几年,项目还没开发都被预定,甚至是多家买方来询价,如今好项目也难得卖出好价钱。

再次,电力央企也面临转型压力,将催生更多新业务、新机会。

新能源开发的底层逻辑改变了,电力央企不仅仅是甩卖几个电站就能实现电站资产的“做优做精”。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大趋势下,电力央企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风、光新能源的上网电价将告别固定电价,电价将成为项目投资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正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所言:以前做光伏发电项目,电量相对固定,价格也相对固定,整个投资的成本都非常透明。参与市场交易后,无论是消纳还是电量还是收益,都面临不确定。

“五大六小”发电央企跟大家一样,都需要到电力现货市场的大潮中去“游泳”,需要积累并拥有新能源现货交易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比如自身风电、光伏出力曲线的预测,日预测、周预测、月度预测等等,再比如省内以及省外电力现货价格的预测。可为电力央企提供专业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服务的企业,将面临很好的业务发展机遇。

此外,电源开发企业会更大力度转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目前的行业共识是,“综合能源服务商”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之下能源调配的重要解决方案,“五大六小”的新能源开发无可回避要向这一方向转型。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是新能源就地消纳、就近使用的重要形式,主要聚合多种形态的能源要素,如新能源、储能、可调负荷等,以灵活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对内平衡、对外与电网友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聚合体。这里面会诞生很多的新业务,将为民营企业携手电力央企提供新机会。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监管对财务造假动真格 年内12... 本报记者 吴晓璐 据证监会网站9月12日消息,近日,证监会对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
商务部:对美,集成电路反歧视调... 1、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公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答记者问 问:我们注意...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中国证券报》13日刊发文章《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
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作者:miki粥 公众号:Miki粥(mikizhou520) 看到一句话「清北浓度,是判断一个行...
流入态势强劲 外资对中国市场投...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中国证券报》13日刊发文章《流入态势强劲 外资对中国市场兴趣提升》。文章称...
原创 射... 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核武器始终是各国争相追逐的“重磅炸弹”。随着全球战略形势的变化,拥有强大且可靠的核...
国庆四川四日游多少钱?成都旅游... 国庆长假,对于热爱旅行的我来说,无疑是探索新地方的绝佳时机。今年,我选择了四川成都,这座有着深厚文化...
原创 黄... 9月8日夜里,黄金又炸了。 每盎司黄金价格飙到3640美元,纽约那边期货还收在3677.4美元。 金...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50号 公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
反击来了,俄罗斯提高对非友好国... 俄新社9月13日报道,俄罗斯政府提高对非友好国家麦芽啤酒和苹果酒的进口关税。该决议于9月10日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