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17日开始,我们门店菜肴价格平均下调20%”“目前我们晚餐也开始供应茶点,并针对2-3人的散客就餐,专门推出小份菜”……8月15日下午,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邀请杏花楼、丰收日、豫园餐饮、顺风餐饮,醉辉皇等20家企业参加“上海市正餐企业稳增长现场会”,企业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在上海餐饮市场出现滑坡下降的情况下,他们“强管理、练内功、谋创新”的思路与办法。
正餐业态市场份额逐年下降,7月份下降明显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介绍,协会对纳入市统计局、能反映餐饮业态的本市61家餐饮公司进行月度营收统计显示,这些企业7月份营收同比下降9.8%。其中,正餐业态下降21.3%,今年累计下降6.9%。
他表示,按不完全统计和协会观察,5年来,正餐业态的餐饮市场份额占比每年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从2%到5%不等),今年正餐份额占比为31.1%,简餐、快餐份额上升。“正餐是餐饮市场支柱性业态,也是社会经济环境的晴雨表,面对正餐企业经营困难的趋势,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协同,正在想方设法促消费稳增长。”
正餐企业降低价格、强化体验
“尽管1-7月我们营收同比持平,略有增长,但4-7月出现同比下跌。”红子鸡凤凰楼总经理叶丽霞介绍,公司决定,通过食材直采以降低供应链成本,自7月17日起,他们所有菜肴均价下调20%,做到“好吃不贵”。同时将企业定位从原先侧重于商务宴请,向侧重于家宴转变,围绕大堂消费、家庭聚会、生日宴、宝宝宴等,调整菜品结构。
另外,红子鸡凤凰楼向管理要效益,积极创建“绿色餐厅”,推行“六T实务管理(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模式,实施2个月来,能耗下降、后厨管理“跑冒滴漏”减少,成效显著。
推行“6T实务管理”后,红子鸡凤凰楼的后厨井然有序。
“我们现在晚餐档口除了正餐还供应茶点,另外针对2-3人的大厅消费,我们还加推小份菜,起到降低客单价,吸引更多客人到店的目的。”杏花楼相关负责人表示,另外,他们还加强对进、销、存方面的大数据信息分析,“比如在外卖领域,我们就加强了一些不能过夜菜品的促销力度,确保不浪费。”
正餐行业要突围,还需要更多地提供服务与体验。旗下有着300多家门店的豫园文化饮食集团总裁助理吴聆告诉记者,自今年7月份起,旗下南翔馒头店恢复早茶供应,8月中旬起,每周六、日还会推出现场评弹表演。“我们还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外部优质IP资源联动,推出‘本帮非遗版’琼林宴套餐、‘恋与制作人’联名套餐、苏绣作品月饼套餐等。”
“顾客是‘既要又要还要’,那我们就要‘既给又给还给’。”丰收日总经理邱艳介绍,他们目前以门店为创新单元,为周边社区居民设计“小而美”的小型家宴,并邀请不同年龄段的顾客现场评审打分。此外,尽管为了吸引顾客到店,他们推出许多高性价比的套餐,“我们套餐的主要食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培训,让服务员能够现场讲解。我们不能让顾客觉得套餐只有价格优势。”
此外,记者从现场会上获悉,如上海白金瀚爵大酒店、红露圆大酒店餐饮与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联动,推出高性价比的“一条龙”服务套餐;和记小菜加强会员维护,夏令时节向会员免费赠送雪糕、清凉饮料等,起到增强“回头客”黏性的目的。
政府、协会联动,促消费、稳增长
积极拓展线上营销平台,帮助餐饮企业开展线上推广和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销售额,则是面对行业困境,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的主动作为。
据介绍,2023年,协会邀请“字节跳动”正式加入协会成为常务理事单位,为正餐企业开展抖音线上运营经验分享和实操培训;启动“食在申城”抖音狂吃计划,在上海各大商圈开展,通过户外及地铁大屏开展大范围宣传,推荐正餐企业,由抖音在流量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截至目前,行业协会已推荐30余家餐饮企业的150余个餐饮门店开展抖音直播及团购销售,并取得积极成效。如,“唐宫”累计带动营收5000多万元、“小南国”累计带动营收1500多万元、“上海人家”“曼芯馆”等累计带动营收500多万元。
“我们还将以‘绿色餐厅’和‘光盘行动示范店’申报、表彰、授牌工作为抓手,推动餐饮企业通过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金培华表示,2024年争取实现创建300家“绿色餐厅”和100家“光盘行动示范店”的目标。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介绍,今年7月,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餐饮企业优化网点布局、门店改造升级、打造特色集聚街区、支持第三方平台赋能、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准入环境”等10方面内容提出奖励等措施。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同步印发“申报指南”,明确财政资金支持范围、标准、申报条件与流程等要求,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目前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正积极申报相关奖励。上海将持续抓紧落实餐饮业政策,整合资源定向赋能正餐企业,积极培育特色美食街区,持续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鼓励企业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大力推进餐饮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