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由深企投产业研究院发布,深入剖析了2025年稀土产业链的关键信息,涵盖产业链概况、全球供应格局、中国管理格局、市场规模及功能材料市场格局等方面。
1. 稀土产业链和产品概况:稀土包含17种金属化学元素,按性质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 ,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钕、铈、镧使用最广。稀土产业链涵盖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等环节,最终制成功能材料用于多个行业,如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不可或缺 。
2. 全球稀土资源和产品供应格局:全球稀土储量集中,中国储量占比48% ,且产量占全球69%,主导全球产业链,在冶炼分离环节优势显著 。但近年来美西方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加大稀土矿开发和产能建设,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
3. 中国稀土资源管理格局:中国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控制,历经整合形成“南重北轻”的双雄格局 。相关政策不断推进,预计将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重构国际供需格局 。
4. 中国稀土产业链市场规模:2018 - 2023年,中国稀土产业链产值增长,冶炼分离行业营收增加,功能材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未来在政策和需求推动下,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
5. 中国稀土功能材料市场格局
磁性材料:永磁材料是稀土主要消费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最广 。中国在全球市场占主导,产业规模超千亿元,需求增长迅速,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业集群分布在宁波、包头、赣州等地 。
催化材料*用于多领域,中国市场规模60 - 80亿元 。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垄断,本土企业起步晚,部分产品与国外有差距,但在部分领域也有优势企业 。
储氢材料:中国是最大生产国,全球90%以上由中国和日本供应 。中国在高端合金领域竞争力不足,与日本存在技术差距 。
抛光材料:以氧化铈为主,应用广泛,2024年产量预计增长,北方稀土占据主导地位 。
发光材:在照明、显示等领域应用,日本企业全球优势明显,中国国产化率虽有提升,但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差距,市场整体呈饱和下滑趋势 。
合金材料:包括稀土镁合金、硅铁合金等,在高端工业和军工领域应用广泛,中国生产企业集中在资源产区 。
晶体材料:在国防军工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国际上美国、德国等企业领先,中国在部分领域有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 。
6. 总结: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地位关键。中国虽在稀土产业链有优势,但面临美西方供应链多元化挑战。各功能材料市场格局不同,磁性材料发展较好,部分材料领域与国外存在差距。未来,中国需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