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气泡水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气泡水行业概述
近年来,气泡水凭借其清爽的口感、细密的气泡以及丰富多样的水果风味,成为了备受推崇的健康饮品之一。随着“零糖”与“健康”理念的日益普及,以这两大特点为主打的气泡水逐渐引领了市场潮流。值得注意的是,气泡水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人们的饱腹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上提高食欲的功效。因此,气泡水被视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品,其所蕴含的二氧化碳本身便可通过刺激人体释放“饥饿激素”,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体的食欲。
气泡水制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数个世纪的演进与发展,已然形成众多具有独特特性的分支类别。在其生产工艺层面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天然气管泡水以及人工气管泡水两大类。所谓天然气管泡水,正是指自然环境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富含钠、钾、钙、镁等多种天然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这种水中的二氧化碳则源于岩浆中的气体,经过地壳断裂带涌入地表,最终与泉水交融而成。至于人工气管泡水,则是指通过人为方式注入二氧化碳的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人工气管泡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当时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受到了起泡酒的启发,从而成功研制出了此类产品。人工气管泡水又可以细分为赛尔兹气泡水、气泡矿泉水、以及苏打气泡水三种类型。
气泡水行业发展历程
自气泡水初现以来,其源起可追溯至欧洲。约在公元18世纪末期,先进的包装科技进一步推动了天然气泡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的创新发明,成功地开创了人工气泡水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792年,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及销售人工气泡水的知名企业——史威普公司便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泡水逐渐传入美洲大陆,并在此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演变。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气泡水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中,雀巢集团率先将其旗下两款备受欢迎的气泡水品牌“Perrier”与“S.Pellegrino”引入中国市场,市场反应热烈非凡,甚至在2009年实现了超过30%的市场增长率。到了2016年,元气森林公司正式创立,并在短短两年之后的2018年,将“零糖零卡路里、健康无忧”的全新理念融入到自家的气泡水产品中,从而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正是由于元气森林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涉足气泡水领域,例如国内的农夫山泉、统一以及娃哈哈等大型软饮料制造商。
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
鉴于消费者对于健康问题的逐渐关注与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重关注自我保健方面,执着地追求那些具有较少糖分甚至是无糖特性的以及更为健康营养的饮料选择。事实上,气泡水作为这样一类低糖或者无糖的饮品,恰好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因此在市场上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除此之外,消费者对于新型气泡水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例如那些带有水果味道、花卉果实味道等新颖口感的气泡水。此类产品满足了消费市场对多元与个性的渴求,并助力市场规模的扩充。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气泡水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气森林在2018年成功推出了气泡水系列产品,引领了风味气泡水行业向0糖0卡路里的健康化方向发展,再加上近些年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等知名厂商纷纷涉足该领域,使得整个行业步入了快速扩张的新阶段。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52.4亿元,2023年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229.73亿元。2019-2024年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气泡水行业产业链
气泡水产业链由源头至终端依次涵盖了水源(自然矿泉水与纯净水)、二氧化碳、配料(人工香料、天然香料、甜味剂以及维生素与矿物质等)、包装材料及生产设备等关键要素。其中,优质的水源成为气泡水生产的基石,其产地的甄选与水质的监控显得尤为关键。在产业中游,气泡水的生产过程强调生产工艺与品质管控。而在下游销售环节,则涉及到传统零售(如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店等)、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天猫和淘宝等)以及特殊渠道(如餐厅、健身房、咖啡馆等)等多元化的销售途径,最终抵达广大消费者手中。
气泡水行业竞争格局
近几年来,健康膳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气泡水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口感以及所被赋予的有益健康的特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们的热烈追捧。在这一社会大环境之下,我国国内市场上的气泡水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气泡水产业在我国有望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与发展,其中,元气森林在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相比于欧洲等地已经相当成熟的气泡水市场而言,我国气泡水行业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而以风味为主要卖点的气泡水产品则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规模庞大、市场影响力深远且复购率极高的气泡水品牌。例如,娃哈哈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Kellyone”便推出了一款名为“生气啵啵”的气泡水产品,该产品主打的特点是“0糖0脂肪0能量”;同样,农夫山泉也推出了四款以“0糖”为主打的果味苏打气泡水;甚至连新兴的现制茶饮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也都纷纷涉足气泡水领域。
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预测,受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2024-2030年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2030年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815.06亿元。中国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气泡水行业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风险与挑战:消费者对气泡水的青睐逐渐增加,使各大品牌纷纷涌入此领域。不光是大型饮品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农夫山泉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气泡水系列,新兴品牌及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加入,使得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气泡水产品的雷同度越来越高,品牌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愈发模糊。因此,各大品牌必须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及市场推广策略等各个环节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从而能够成功地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线上销售渠道的崛起,气泡水品牌除了线下实体店、超市等传统渠道外,还需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新领域展开竞争,这无疑会增加品牌的运营成本。
前景展望:未来,中国的气泡水市场将会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气泡水这种以其健康特性和无糖特点备受推崇的饮料将继续得到广大饮用者的喜爱。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亦将为气泡水市场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活力。诸如智能化、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有望进一步提升气泡水机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逐步引领气泡水行业向着更为成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形成新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各大品牌需紧密关注市场动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口感、外观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气泡水的健康属性依然存疑:当前市场上许多气泡水产品在进行广告宣传时,都会强调自身为“无糖”制品。而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宣称“无糖”,主要得益于采用了诸如代糖等甜味替代品。在众多的代糖种类中,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无疑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两种原料。据了解,赤藓糖醇的甜度大约相当于蔗糖的60%-70%,且在水中溶解时具有较强的冷却效果,使得饮用者在品尝时能感受到清凉之意。正因如此,赤藓糖醇成为了饮料生产商们的首选甜味添加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代糖甜味剂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不易被人体所吸收。虽然已有研究证实,摄入的赤藓糖醇中有90%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剩余的10%则会通过肠道排出,但由于肠道内的细菌无法分解赤藓糖醇,因此并不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这方面来看,赤藓糖醇可以说是现阶段最为安全的甜味剂之一。然而,相较之下,三氯蔗糖却可能对血糖及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元气森林产品因涉嫌虚假宣传“无糖”而引发公众质疑,未来气泡水饮料产品能否继续保持其健康属性,无疑仍是一个有待解答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