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11月14日,石大胜华(603026.SH)再度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虽已连续两天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但依然无法改变石大胜华的上涨趋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石大胜华股票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达到了43.29%。11月11日,石大胜华开盘价为70.77元/股,当日以75.52元/股收盘,涨幅为7.23%,随后11月12日—14日连续3个交易日以涨停板收盘,11月14日报收100.52元/股。11月17日,石大胜华盘中最高冲至110.56元/股。
而在11月3日,石大胜华收盘价为62.50元/股,9月1日,石大胜华的收盘价还在38.50元/股。
这一切源于锂电池原材料需求的上涨。
01
前世今生
石大胜华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山东省东营市,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控股股东是青岛中石大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
公开资料显示,石大胜华最早是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石大”这两个字就来源于此。其起步的业务是基础化工,核心产品是碳酸二甲酯。
根据国家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2020年左右,中国石油大学与下属企业剥离,此举导致石大胜华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原控股股东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了青岛的两家国有企业。此后一段时间,该公司处于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2021年开始,石大胜华加快了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战略转型的步伐。并决定投建30万吨/年的电解液项目,从单一的溶剂供应商向下游的电解液生产领域延伸。
2023年初,通过股东间的协议安排,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成为石大胜华的实际控制人。
官网显示,石大胜华围绕碳酸酯类产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打造立体化完整产业链,纵向延伸精细化工品业务,横向开拓锂电新材料产品,形成锂电池溶剂、电解液、高端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公司在全球碳酸酯高端溶剂市场份额已超过40%,下游客户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电解液龙头厂商。电解液产品方面,石大胜华具有全面的材料一体化优势,在东营、武汉等基地布局,覆盖了全国主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与国内主要的锂电池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石大胜华2025年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6.35亿元,同比增长1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20.18万元,同比减少652.16%。2025年前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下游需求偏弱、产能增加、价格下降等因素所致。
02
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此次石大胜华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了43.29%,源于新能源行业回暖背景下,公司作为锂电材料领域重要企业,核心业务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需求受产业链复苏带动,叠加行业反转逻辑落地及业绩预期改善,推动股价连续走强。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11月13日,磷酸铁锂电池用电解液价格23900元/吨,而年初时,电解液价格还在1.75万元/吨左右。
与此同时,六氟磷酸锂在6月末时的价格还不到5万元/吨,到了9月末,价格已经升至6.1万元/吨;到了10月底,价格已经升至10.75万元/吨;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经到了12万元/吨左右。
同样,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也成为了11月以来表现最突出的锂电材料。上海有色网的数据显示,11月13日、14日,碳酸亚乙烯酯分别调涨1.35万元/吨、1.75万元/吨,单日涨幅达到18.24%、20%。截至11月14日,该产品市场均价已经涨至10.5万元/吨,较10月末的价格几近翻倍。
原料的上涨源于需求端的爆发。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近日透露,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跃居世界第一。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统计,今年前9个月,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及合作总规模达214.7GWh,同比增长131.75%。
需求拉动下,电解液、六氟磷酸锂、VC添加剂等消耗量激增,但供给端却难以快速响应。行情数据显示,截至10月,六氟磷酸锂库存仅1500吨,处于2019年以来35%分位数水平,属于“低位库存”状态。
电解液另一核心原料VC的供需关系也进入了紧缺的状态。隆众资讯电解液分析师金佩佩认为,VC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供应端收紧状态下,下游电解液需求持续释放,在供需偏紧背景之下,企业推涨意愿强烈,预计价格将继续存上行动力。
石大胜华证券部工作人员此前曾表示,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均为满产满销状态。近期行业基本面改善,电解液价格上涨,成本上涨幅度不及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有利于利润改善。
编辑 | 吴淑娟
版权 | 山东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