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今天科技圈炸锅了!继软银孙正义后,“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也清仓了英伟达,短短一周连续两位亿万富翁撤退,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先看现场直击:
彼得·蒂尔的基金在7-9月卖出53.7万股英伟达,清空所有持仓。而就在上周,软银孙正义刚卖掉3210万股,套现58亿美元。更巧的是,桥水基金同期减持英伟达65%,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甚至直接做空。这一连串动作,像极了约好了一起“撤退”。
深层原因有三点:
1. 估值高到让人心慌:英伟达市值刚突破5万亿美元,三年涨了十倍。蒂尔早就警告这波AI炒作像1999年互联网泡沫,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更直接称之为“完美工业泡沫”。
2. 资金转向“更安全”标的:蒂尔清仓后,反手买入苹果和微软。为啥?这两家业务多元、现金流稳,不像英伟达“把所有筹码押在AI上”。孙正义则把资金全力扑向OpenAI,计划投300亿美元,从“卖铲子”转型到“开金矿”。
3. AI变现路径太模糊:OpenAI虽计划投入万亿美元,但具体怎么赚钱还是谜。巨头们疯狂烧钱建算力,回报周期可能比想象中长。
对中长线投资者的启示:
1. 警惕估值泡沫:明星股涨多了总要回调,别和股票“谈恋爱”;
2. 关注生态链机会:孙正义重押OpenAI,软银股价今年涨了三倍,说明资金在向AI应用层流动;
3. 守住多元配置:蒂尔转向苹果微软提醒我们——均衡布局才是压舱石。
帮主20年经验总结:大佬撤退不等于行业崩塌,而是资金在寻找新平衡。AI革命仍是长期趋势,但短期波动难免。咱们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看清产业变迁的暗流——从硬件狂欢到应用落地,这场AI大戏才刚开幕!
我是帮主郑重,专注中长线的财经老炮。投资路上,不追风,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