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网近日公告,上市委定于 10 月 24 日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科创板 IPO 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沐曦股份尚未盈利,后续若能成功上市,将直接进入科创板成长层。
沐曦股份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推动我国智能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为己任,长期聚焦和深耕 GPU 与人工智能行业。通过不懈的技术攻坚,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系统掌握了高性能 GPU 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深度积累了 GPU IP(包括指令集、微架构等)、GPU SoC、高速互连、GPU 软件等核心技术,成功突破了高性能 GPU 芯片及计算平台的技术瓶颈。
在 9 月 22 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总结证监会近五年工作时指出,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举措,目前已有 3 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这一系列制度优化,实质上提升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高研发、长周期”的包容度与资源配置效率。这一表态亦表明,监管层对处于发展初期、虽未盈利但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科创企业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
目前全球 GPU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英伟达凭借其产品性能和完善的 CUDA 生态,占据超过 80%的全球市场份额,AMD 作为另一主要厂商也拥有重要市场地位。这种"一超一强"的竞争格局亦反映了行业的高准入门槛。
而在需求侧,AI 相关应用的快速普及带动了对算力芯片的需求增长。IDC 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约 221 亿美元,其中 GPU 服务器占主导地位,占比 69%。IDC 预计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2029 年整体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对于国内 GPU 芯片企业而言,国产替代的“政策+形势”窗口已打开。海外对华高端 AI 芯片的出口管制持续升级,迫使本土市场寻求可用与可控的替代方案,加速提升了国产化与多元化布局的必要性。对于处在量产爬坡与生态落地阶段的国内 GPU 企业而言,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既是获取“入场券”的必要条件,也是抢占市场站位的战略抉择。而来自 AI 服务器与加速计算的持续放量,也为这一路线提供了需求侧的长期确定性。
2025 年 10 月 13 日至 16 日于美国圣何塞举办的 OCP(开放计算项目)全球峰会上,英伟达围绕 AI 基础设施的技术突破与生态合作,发布了多项关键成果,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核心方向:发布800VDC 高压直流电源架构,推动 AI 能源效率革命、推出 Kyber 机架系统,升级 AI 算力集群扩展能力、深化生态合作与技术布局,巩固 AI 基础设施领导地位。
投资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行业对于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数据中心、液冷服务器、国产 GPU、CPO 等细分赛道景气度继续保持。此次沐曦股份 IPO 事件即是行业内公司较特殊的案例,同时也是赛道内关注的焦点。结合三季报的情况和细分领域的公司不同表现,继续跟踪相关板块。
相关概念:人工智能、算力
风险警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是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统一信用码为91310107MA1G0KQW5N,本公司是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是合法的证券咨询平台。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