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4年,前辽阳首富旗下的美妆品牌自然堂终于开启了上市冲刺。
9月29日晚,自然堂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一旦成功,它将和珀莱雅、丸美、上海家化这些老伙计一起,成为又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国产美妆集团。
故事的开头,得从一场“下海潮”说起,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996年,那时郑春颖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惊讶的决定,他毅然辞去辽阳市财政局的“铁饭碗”,选择了南下创业。
彼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郑春颖看到美妆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当时市场上的化妆品几乎全被外国品牌占了,让郑春颖受到冲击。
他按下决心,要创办一个中国人自己人自己的美妆品牌。于是,2001年,一家名叫自然堂的品牌在上海诞生了。
那时候的美妆行业尚处一片蓝海,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而郑春颖又很擅长在营销上下功夫。所以很快,自然堂就闯出一番天地,尤其是那句“你本来就很美”的广告语火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招股书显示,按照2024年零售额来算,自然堂已是中国第三大的国货化妆品集团。同一年,自然堂实现营收46.01亿元。
自然堂的崛起,也直接把创始人送上了富豪榜,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郑春颖身家高达170亿元,且登上了当年的辽阳首富的宝座。
不过,即便是江湖地位早早确立,曾经的自然堂却并未打算上市。当被问及何时准备上市时,自然堂多次回应道,“只要能够解决资金问题,(自然堂集团)就可以不上市。”
然而,这一现象在2023年被打破。当年,市场开始出现传闻,自然堂的母公司考虑最早于2024年在香港上市,募资不超过5亿美元。
是什么导致了自然堂上市战略上的重大转向?
雷达财经注意到,当自然堂首次传出上市计划时,就有声音质疑公司发展是否出现了问题。
事实也确实如此。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自然堂光鲜的品牌形象下,一些财务和经营问题已经有所浮现。
长期以来,集团收入过分依赖主品牌自然堂。2022-2024年,自然堂品牌对集团收入贡献始终维持在高达95%附近。
而过分依赖的结果就是,公司收入已经临近增长的天花板。2024年,自然堂营收同比增速只有3.58%;2023年,这一数字则为3.48%。
另外,从利润角度分析,由于销售费用等开支的吞噬,自然堂还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2024年,公司净利润只有2.03亿元,净利率只有区区4.4%。同一时期,公司的销售及营销成本却高达27.17亿元,约占其全年收入的59%。
此次赴港上市,自然堂计划将募资净额用于加强丰富品牌矩阵、研发投资等多个方面。
这些计划要想顺利实施,以公司现有资金实力显然不够。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资金只有9.31亿元,而公司流动负债就已经超过17亿元。
那么,自然堂此番上市能否扭转当前局面?
对此,市场上也有人“泼了盆冷水”指出,港股消费板块表现低迷,投资者对“国货故事”日趋理性,自然堂能否凭借自身优势和战略规划打动投资者,实现高增长神话的持续,还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