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经济报
近期,随着金价攀升,黄金理财市场持续升温。不少理财公司积极“掘金”,加大了黄金相关产品的布局力度。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处于存续期的黄金相关理财产品已达48只。
黄金理财收益如何,呈现哪些新特点?消费者还能“上车”吗?
视觉中国供图
金价攀升催热黄金理财
10月9日晚6点,位于湖北武汉市六渡桥地铁站A出口旁的一排水贝黄金门店内,陆陆续续迎来下班后来买黄金首饰的顾客。各家金店门外的大屏上,显示当天金价为918元/克至926元/克。
近期,黄金开启新一轮快速上涨行情。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0月9日22:11,现货黄金报4024.1美元/盎司。与此同时,港股黄金股表现亮眼,赤峰黄金、紫金黄金国际、山东黄金等多只个股大涨,黄金投资热潮再度升温。
多家机构认为,金价中长期仍存上涨空间,长期储备价值和配置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看好黄金板块长期投资价值。
受黄金价格飙升影响,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于预期。
浙江投资者李女士发现,其年初投入的2万元黄金理财,已成为当前资产组合中“收益率最高的单项”。她所在的多个黄金投资社群中,晒出亮眼收益截图已成为常态。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普益标准统计,从存续产品截至9月8日收益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理财公司发行的黄金固收+类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位于2.00%至4.00%区间内,平均收益表现相对优于其他固收类产品整体收益水平。
黄金牛市下,已有黄金理财因达到收益目标提前“止盈”。 9月5日,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阳光青睿跃乐享35期(黄金自动触发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于2025年4月29日成立,该理财产品投资挂钩SGE黄金9999的场外衍生品。根据运作情况,该衍生品于9月4日发生触发事件,触发价格为795.79,观察日收盘价格为809.19。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约定,该产品在敲出事件发生后第3个交易日,即9月9日提前到期。
视觉中国供图
黄金理财呈现新特点
理财公司也加速“掘金”。今年以来,渤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先后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处于存续期的黄金相关理财产品已达48只,其中今年新成立产品有14只。9月以来,黄金相关理财产品发行节奏明显加快,9月份新成立产品达5只。
从具体的产品类型来看,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的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固收+黄金”,即在固收资产的基础上,配置部分黄金类资产;二是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黄金相关衍生品。
与以往相比,近期黄金理财呈现新特点。
一方面,理财机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金价挂钩型产品,而是探索区间收益、复合结构等模式,以增强产品的灵活性和风险缓释能力。
例如,9月25日,招银理财发布的某款黄金鲨鱼鳍固收类理财计划结束募集。该产品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及挂钩SGE黄金9999的期权等场外衍生品,风险收益评级为PR2(中低风险),预计存续期为94天。
另一方面,在资产配置方面,投资标的范围得到极大拓展,除直接挂钩黄金外,不少产品开始叠加黄金ETF、黄金股ETF等资产。
“现在很多理财产品的底层可能都会加一些黄金ETF,在其投资组合中起到了类似权益资产的作用,不过单独只加黄金的相对较少。”华南某股份银行一名客户经理介绍。
视觉中国供图
消费者还能“上车”吗?
目前,金价已经升至历史高位,消费者还能“上车”吗?
宝城期货分析师龙奥明表示,展望四季度,金价预计将在高位运行,但波动可能加剧。某国有行理财子人士表示:“当前黄金已不具备去年年底那样明确的配置信号,不会在这一阶段大规模配置黄金。但从另一角度看,其作为资产组合中‘对冲工具’的价值依然持续凸显。”
从长期来看,多数机构对黄金仍持乐观态度。
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日益看重,预计会有更多理财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表示,银行理财公司应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优化黄金类理财产品结构。刘思佳建议,可通过增配黄金类资产优化配置组合,通过跨市场投资提升资产配置分散性,同时把握黄金价格上行红利,提升资产组合收益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多名专家提示,需理性看待黄金价格上涨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带动作用。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投资黄金理财产品要认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评估风险偏好,保守型或谨慎型投资者可能更适合低风险产品,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也应将贵金属投资金额控制在家庭可投资资产的10%至15%以内。
普益标准专家也表示,对于想要投资黄金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应秉持理性投资理念,在国际金价高位震荡趋势下,应以资产长期保值增值为目的进行投资,避免因金价短期波动而盲目买卖。同时,要对市场动态保持关注,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张丽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