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链盟2025年9月数字经济政策汇编》深度解读
一、国家政策核心方向
1.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强化芯片、整机系统研发,提升产业链韧性(目标: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 能源领域:2027年前构建“人工智能+能源”融合体系,部署37个重点任务(如电网智能调度、新能源预测),2030年实现核心技术世界领先。
- 汽车产业:2025年销量目标323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扩大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25城推广70万辆),落实税收减免及以旧换新政策。
2. 数据要素与数字化转型
- 数据要素市场化:江苏发布《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指南》,试点数据资产化(首单文化国企数据交易落地),探索数据收益分配机制。
- 场景化转型:工信部发布14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图谱(钢铁、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通过“一图四清单”明确技术攻关路径。
3. 新兴领域布局
- 人工智能+制造:温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超30%,设立“算力券”“模型券”补贴(最高50万元)。
- 数字消费:商务部提出扩大数字产品供给(如虚拟现实、智能家居)、优化支付便利化,2025年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
4. 安全与标准建设
- 强调产业链安全,部署质量共性技术攻关;
- 推动工程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合规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地方政策特色与亮点
1. 地域差异化发展
- 广东:首创“无场景不授权”公共数据运营模式,统筹全省数据资源开发行业大模型。
- 河南:聚焦AI赋能新能源汽车,攻关电池、电控技术,推动L4级自动驾驶落地。
- 山西:建设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支持政务、能源等场景数据标注需求清单化管理。
2.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江苏:20家试点企业探索数据资产化,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实现文化数据交易突破。
- 上海:启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设立八大方向(如“随申码”社会化应用),单项奖励最高50万元。
3. 基础设施与生态培育
- 浙江温州:打造电气、鞋服等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目标千亿级)。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数字经济合作声明,加强数据安全规则、数字基建与人才交流。
三、政策趋势与影响
- “智能+”纵深推进:从电子信息、能源到制造业,AI技术加速渗透,推动产业智能化重构。
-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入表、授权运营等政策打通数据流通堵点,激活数据资产潜力。
- 区域协同与生态构建:地方政策与国家战略联动,形成“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应用落地—产业生态培育”闭环。
- 绿色与安全并重:能源、汽车等领域政策强调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链安全被列为首要任务。
四、企业行动建议
- 技术布局:加快AI、大数据在核心业务场景的落地(如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
- 数据资产化:探索数据确权、入表及合规交易,挖掘数据要素价值;
- 政策响应:关注地方补贴政策(如温州“算力券”),争取资金支持;
- 生态合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联合攻关。
总结:锋行链盟2025年9月政策以“稳增长+深融合”为核心,国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地方政策突出特色化探索,共同构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企业需紧抓政策红利,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建设。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
公众号:锋行链盟后台回复【9999】下载政策
来源:锋行链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