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深耕内外饰领域,商用车乘用车多品类全覆盖
公司是国内民营汽车内饰行业的领军者,产品覆盖商乘用车内外饰行业国内一 流客户。公司从事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的设计、制造及销售;自 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公司是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 商之一,是众多汽车品牌的一级配套商。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内外饰件总 成产品系列,主要产品包括仪表板总成、顶置文件柜总成、门内护板总成、立 柱护板总成、流水槽盖板总成和保险杠总成等,并已实现产品在商用车及乘用 车的全应用领域覆盖。
深耕汽车内外饰二十余载,上市后实现飞跃式增长。新泉成立于 2001 年 4 月, 深耕汽车内饰件赛道,并于 2017 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销售产品包括仪表板总 成、顶置文件柜总成、门内护板总成、立柱护板总成、流水槽盖板总成和保险 杠总成等内外饰件。公司受益于优质客户放量,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
1.2 产品结构:乘用车二次崛起腾飞,服务国内外一流客户
商用车+乘用车优质客户,乘用车优质客户快速放量。公司主要配套乘用车客户, 商用车占比较少,依托于新能源与国产替代浪潮,公司乘用车占比持续大幅跨 越式增长。2023 年商用车占比仅为 6.1%,公司与一汽解放、北汽福田、陕西重 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国内前五大中、重型卡车企业。乘用车主要客户包 括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海汽车、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汽集团、比亚迪、 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长安福特、江铃福特、长城汽车、并于国际知名品牌电 动车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乘用车优质客户基本盘稳健,有效熨平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吉利、奇瑞、特斯 拉、理想为公司当前重要客户。2023 年特斯拉、吉利、奇瑞与理想为核心驱动 客户,其中特斯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为 21.3%;奇瑞营收占比为 16.1%;理想营收占比为9.4%。2023年特斯拉、吉利、理想、奇瑞前四大客户合 计占比为 65.9%。公司 21-23 年前四大客户占比为 56%、66.1%、66%,集中度基 本趋于稳定。
1.3 依托于仪表板总成等核心产品,产品序列拓展持续
仪表板为公司核心产品,门内护板等崭露头角。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产品为仪表 板总成,仪表板为公司主要核心产品,2023 年公司仪表板总成业务营业收入 69.8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为 66.05%。 2023 年公司门内护板总成产品营业收 入 17.49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为 16.54%。两项核心产品合计收入占比超过 80%。 公司其余产品包括顶置文件柜总成、立柱护板、保险杠总成、落水槽产品,以 及外饰类产品等。
国内汽车制造基地全面布局,海外建厂初露头脚。公司在长三角、京津、华中、 华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设立生产制造基地,且积极探索出海,在马来西亚和 墨西哥、美国派投资设立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推动业务向全球辐射。公司持 续推进生产基地布局,在海外先后设立了马来西亚、墨西哥生产基地,向全球 化布局加速。2018 年发行 4.5 亿可转债扩建常州基地、新建长沙基地,2021 年定向发行 11.99 亿元股票新建西安和上海基地,2023 年发行 11.6 亿可转债 扩建上海基地、新建合肥基地;2023 年向墨西哥新泉分别增加投资达 1.4 亿美 元,以满足墨西哥新泉新增定点项目的产能扩充;同年,在新加坡和斯洛伐克 设立全资子公司,为开拓欧洲市场业务打下基础,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1.4 乘新能源与自主品牌崛起东风,收入利润实现十倍跨越
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新泉乘用车实现三阶段飞跃: 新泉深耕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客户,不断拓宽新能源汽车市场,且深化与客户的 合作绑定。吉利、上汽、奇瑞、理想、特斯拉等客户为公司近年来核心客户, 带动公司营收上行。第一阶段:2020 年吉利与上汽为核心驱动客户:公司前五 大客户分别为吉利、上汽、一汽、奇瑞和北汽福田,其中一汽和北汽福田为商 用车客户。第二阶段:2021 年奇瑞与特斯拉为核心驱动客户:奇瑞快速上升至 第二大客户,营收占比为 16.8%;特斯拉首次进入前五大客户,位列第三,营收 占比为10.9%;同时公司开始配套理想汽车内外饰,比亚迪元Plus、海洋系列车 型、新能源汽车客户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公司持续益于新能源汽车终端放量。 第三阶段:2022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释放,主力车型全面放量,迅速成长为 公司第二大客户:2023 年特斯拉、吉利、奇瑞与理想为核心驱动客户;其中特 斯拉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为 21.3%;奇瑞营收占比为 16.1%;理想营 收占比为 9.4%。
收入利润实现跨越式增长,行业 Beta+经营 Alpha 成功放量。公司营收从 2014 年的 7.89 亿元持续增长至 2023 年的 105.72 亿元,9 年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33.4%,归母净利润从 2014 年的 0.47 亿元持续增长至 2023 年的 8.09 亿元,9 年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37.0%。其中 2019 年主要系当年汽车行业全年处于低位 运行,乘用车行业销量出现同比下滑,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利润略有下滑,后 期伴随公司新产品研发及切入大客户终端持续放量,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大 幅回升,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整体增长稳健。
1.5 运营管理能力卓著,降本增效能力优异
公司近年来费用管控优异,销售费用下降趋势显著,成本管控能力强。大力推 行精益化管理,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毛利率与净利率稳步提升。公司大力推行 精益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从生产、采购、销售、包装运输、财务、人 力等多个维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进一步强化工艺创新,优化工艺流 程,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成本。2023年新泉股份净利率为7.62%,同比 增加 0.81 pct,毛利率为 20.05%,同比增加 0.32pct。分业务看,公司各业务 毛利率均处于稳步提升趋势。
民营企业管理与技术优势明显,毛利率逐渐超越行业平均。选取内资内外饰厂 商新泉股份、常熟汽饰、宁波华翔作为可比公司,2024 年三季度行业毛利率、 净利率均值分别为 17.75%/ 7.57%,其中新泉股份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0.47%、7.11%,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净利率小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 因公司毛利率基本持平,但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增高,2024 年起开始逐渐 追平。
盈利能力稳健,费用控制优异。2024 年单三季度毛利率为 21.35%,同比 +1.86pcts、环比+1.49pcts。 净利率方面,2024 年单三季度归归母净利润 2.75 亿元,同比+47.98%,环比+33.1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35.20%, 环比+20.53%。费用率方面,新泉处于行业优异水平,我们选取新泉股份、宁波 华翔、常熟汽饰以及岱美股份,算出 2023 年行业平均费用率在 10.81%,新泉费 用率为 10.22%,低于行业水平。24Q3 费用率为 11.69%,同比+0.98pcts,环比 增加 0.32pcts,费用率基本维持稳健。
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盈利能力小幅波动。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所需主要 原材料为塑料粒子类(PP、ABS、PC/ABS)、面料类(表皮、布料)、钢材类(钣 金)、化工类(聚醚、异氰酸酯)、及外协件(标准件、出风口类、烟缸类、注 塑件)。其中塑料粒子类以及外协件类占绝对比重,同时外协件中也包含大部分 的塑料件。
2.1 全球大内外饰为仅次于电池、智能化的高 ASP 赛道
内外饰是汽车消费时尚、美观、定义车企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内外饰一般可以 分为动力总成、车身系统、底盘系统和电气设备四个大类。其中车身系统是用 来容纳驾驶员、乘客和运载货物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外饰 件、内饰件和车身附件等。汽车内饰件产品涉及到丰富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工 程属性。汽车内饰件产品主要包括仪表板、副仪表板、门内护板、顶棚、座椅、 立柱护板以及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是车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内 外饰包含座椅单车价值量更高:汽车座椅占整车成本约 5%,伴随多功能、高端 化趋势明显,座椅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大内外饰赛道为仅次于电池与智能化的高 ASP 核心赛道。从汽车零部件各细分 赛道单车价值量来看,其中单车价值量最高的为电池约在 3万元左右,其次为大 内外饰赛道,内饰加外饰合计约0.8-1.1万元,若加上座椅,单车价值量可达到 1.5-1.7 万元。我们认为,内外饰为成熟型赛道,单车价值量仅次于电池,在内 外饰行业头部集中度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大内外饰赛道国产替代动能强、估 值低、重要性高,是零部件投资的重要赛道。
2.2 预测大内外饰全球市场 2030 年规模达 1.3 万亿,GAGR6 为 2.2%
中国市场:预测 2030 年市场份额在 6000 亿量级。我们定义大内外饰包括内饰、 外饰、座椅三个组成部分。其中,1)内饰:汽车内饰件包含仪表板、门板、顶 棚等,单车价值量合计在 6000 元,根据我们测算,2023 年中国乘用车内饰件市 场规模为 1570 亿元,预计到 2025/2030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1735/2163 亿元。2) 外饰:汽车外饰件包含前后保险杠、落水槽等,单车价值量合计在 3000 元,根 据我们测算,2023 年中国乘用车外饰件市场规模为 845 亿元,预计到 2025/2030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868/1082亿元。3)座椅:汽车座椅为大内外赛道中,单车价 值量最高的一部分,当前 ASP 在 4000-8000 元,座椅具备消费属性,各大主机厂 内卷出更多的座椅功能,因此单车 ASP 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 年中国乘用车座 椅市场规模为1309亿元,预计到2025/2030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735/2344亿元。 综上测算,大内外饰赛道 2023 年中国市场规模为 3664 亿元左右,预计 2030 年 市场规模提升至 5589 亿元,2024-2030 年 GAGR 为 4.77%。
全球市场:预测全球市场规模(除中国市场外)在 8000 亿量级。1)内饰:汽 车内饰件加总后单车价值量合计在 6000 元,根据我们测算,2023 年全球乘用车 内饰件市场规模为 4347 亿元,预计到 2025/2030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4792/5032 亿元。2)外饰:汽车外饰件合计单车价值量为 3000 元,根据我们测算,2023 年全球乘用车外饰件市场规模为 2282 亿元,预计到 2025/2030 年市场规模分别 为 2396/2516 亿元。3)座椅:汽车座椅当前 ASP 在 4000-8000 元,2023 年全球 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为 4564 亿元,预计到 2025/2030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5192/5452 亿元。合计:大内外饰赛道 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为 1.01 万亿元左右,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提升至 1.3 万亿元,2024-2030 年 GAGR 为 2.2%,全球大内 外饰行业市场呈现规模巨大,增速平稳的特点。
2.3 国产替代趋势明确,内资龙头百舸争流
全球内外饰龙头主要为欧美传统巨头:从全球乘用车内饰件竞争格局来看,传 统内饰行业由外资及合资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弗吉亚、安道拓、李尔、麦格纳、 伟世通等为内外饰主要玩家,主要是由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汽车产业配套集 群较早,从而带动汽车内饰行业发展。
内资内外饰龙头领军者逐渐崭露头角,龙头份额逐渐集中。国内内外饰行业中, 2020 年华域汽车收购延锋安道拓全部剩余股权,国内最大内饰企业变为自主品 牌;其他参与厂商数量众多,份额较小,总体来看格局较为分散。2022 年全球 汽车内外饰行业为延锋、佛吉亚和安通林,市场份额分别为 17.09%、9.46%和 7.01%,CR3 仅为 33.56%。内资厂商近年来在成本层面通过垂直产业链布局、智 能制造等方式实现降本,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下游主机厂格局变化背 景下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新泉在内饰仪表板上,新泉在乘用车市场市占率 由 2020 年 5.59%上升到 2022 年 13.95%,领军者逐渐崛起。
自主品牌份额崛起,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格局重塑:自主汽车销量品牌份额从 2024 年年初的 47%,提升至 2024 年 11 月的 60.3%。内资内外饰公司包括延峰汽 车、新泉股份、宁波华翔等逐渐崛起。新泉核心产品仪表板业务市占率稳步提 升。市占率方面,2022 年仪表板在中重型、轻微型卡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 为 24.1%、5.1%;乘用车市占率快速提升,由 2020 年的 5.59%上升到 2022 年的 13.95%,自主品牌龙头集中度逐渐提升。
3.1 品类维度:积极布局内外饰大赛道,新泉多品类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深耕核心产品份额和单价升级。新泉前期主要产品以内饰件为主,例如仪表板、 门板等产品,单车价值量合计在4000-5000元左右。公司深耕内饰多年,但内饰 营收增速依旧保持较高水平,主因占比较高的仪表板板总成业务保持高增, 2023 年新泉内饰营收为 92.37 亿元,同比增加 56.8%;市占率方面,2022 年仪 表板在中重型、轻微型卡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4.1%、5.1%,在乘用车市 场市占率由 2020 年 5.59%上升到 2022 年 13.95%。
依托传统业务,品类快速延展至外饰件。新泉从原本的仪表板门板等内饰产品, 不断布局新工艺,拓展至外饰件保险杠、立柱等产品。2023 年公司外饰产品营 收为 13.35 亿元,同比增加 62.9%,为公司当前增速最快的板块。同时,得益于 品类扩张,公司单车价值量进一步提升 2000-3000 元,当前合计单车 ASP 达到 6000-8000 元。
座椅大单品从 0 到 1,有望成为公司下一重点发力方向。公司围绕注塑、发泡、 搪塑、包塑和组装等技术方向,有望在座椅领域不断发力,并在北美进行相关 产业链配套的前期布局。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计划在 明年上半年推出更加实惠的车型,单价将低于3万美元。紧凑车型基于下一代平 台打造,相较于 Model3/Y 此车型价格进一步下沉,有望成为特斯拉最畅销的车 型,优质供应商有望带动产业链受益。
内饰+外饰+座椅品类同步扩展,ASP 天花板有望翻倍上移。公司有望将拓展外饰 件和乘用车座椅为后续拓展方向。2023 年前,公司产品主要为内饰件,包括仪 表板总成、顶柜总成、门板总成等,ASP 在 4000-5000 元,2023 年开始发展扩充 到其他内饰以及外饰产品,扩充产品 ASP 增加 2000-3000 元左右,合计 ASP 提升 至 6000-8000 元;预计未来 1-2 年,公司有望拓展至座椅项目,ASP 将会增加 4000-8000 元,合计品类 ASP 有望达到 1-1.6 万元。
3.2 客户维度:打造特斯拉&海外客户拓展下一增长级
3.2.1 特斯拉全球新车周期来袭,新泉有望受益
新泉为特斯拉产业链重点公司,为第一轮大成长周期的核心驱动。2021 年新泉 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随着特斯拉销量上涨开始大规模量产交付,拉动公司整体 业绩高增。2023 年,特斯拉贡献营收 22.5 亿元左右,占总营收的 21%。
深耕特斯拉全球发展,份额品类持续提升突破。公司在特斯拉客户的增长主要 体现为份额提升与品类拓展两类:1)份额扩张方面:新泉当前配套上海及北美 地区生产特斯拉 Model 3、 ModelY、MODEL X、MODEL S 车型,新泉凭借自身成 本优势,以及内外饰行业多年积累沉淀,预计 25 年起在特斯拉北美市场市场份 额有望进一步提升。2024 年 Q3 特斯拉全球销量为 46.29 万辆,同比-2.68%,环 比+3.75%。2)品类扩张方面:新泉当前主要为特斯拉配套产品为主副仪表板、 门板、座椅背板等产品;未来凭借公司在内外饰核心工艺注塑、发泡、搪塑、 包塑、组装上的积累沉淀、成本优势以及高响应度,不断布局拓展至新品类, 座椅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发展曲线。
特斯拉新品周期来临,多款新车预计在 25 年落地,全球增长可期。新车周期投 放预计于 2025 年落地有望再次拉动销量提升。新车方面,低成本新车型预计将 于 25 年 H1 上市销售;改款 Model Y 预计在 25 年一季度正式上市,可能会配备95kwh 容量大电池,续航预计将比现款提升 10%,同时电耗也将变得更低; Cybercab 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在 2026 年投产,车辆成本预计低于 3 万美元。我 们预计特斯拉新品周期明年即将到来,有望为特斯拉产业链带来确定性成长机 会。
美国大选落地后,有望利好特斯拉及相关产业链。特郎普当选后依然存在关税 上行风险,但我们认为关税落地幅度或存预期差。此前特朗普曾宣扬对中国出 口汽车相关零部件征收 60%关税,我们认为预期差或存在与具体关税落地的力 度上。考虑马斯克在大选上对特朗普的支持来看,我们认为特斯拉以及相关产 业链存在豁免或低关税力度的可能。参考欧盟最终落地关税来看,比亚迪、 吉 利和上汽分别被加征 17%、18.8%和 35.3%的反补贴税,合作企业平均税率为 20.7%,未合作公司则面临 35.3%的税率,特斯拉得到了 7.8%的单独税率。各家 车企。
3.2.2 超越特斯拉,寻找欧美大客户发力成长支点
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有望发力海外传统主机厂。新泉依托特斯拉落子德国和 美国本土供应链,未来有望逐步发力海外市场。公司已在斯洛伐克、墨西哥、 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工厂辐射欧洲、美洲以及亚洲,除配套特斯拉以外,公司 未来有望发力海外各地OEM厂商,辐射欧洲传统巨头例如大众、宝马、奔驰、福 特等欧美传统车企客户。依托于海外业务与产能基地扩展,公司海外收入持续 提升,2023 年海外营收为 7.7 亿元,同比增加 27.3%,2022 年海外营收为 6.05 亿元,同比增加 165.4%。
全球新能源化浪潮造中国零部件出海机遇,出海市场空间广阔:欧洲各大传统 主机厂尽管近年来增速放缓,但依旧持续布局电动化转型路线。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美国,2023 年电车销量接近 1400 万辆,其中 95% 销量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其中,接近 60%在中国,约 25%在欧洲,美国份 额约为 10%。欧洲作为第二大新能源电车市场,尽管近年来增速放缓,但市场空 间仍然较大,2024 年 Q3 新能源车销量为 459 万辆,同比增加 8.4%。
3.3 地域维度:欧美共进,全球化战略坚定布局
供应链全球配套布局,为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石。为更好把握汽车产业国际领域 内的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斯洛伐克投资设 立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培育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 并推动公司业务辐射至全球,海外市场带来的增量空间值得关注。1)墨西哥工 厂:2023 年 2 月和 9 月,公司先后召开董事会向墨西哥新泉分别增加投资 5,000 万美元和9,500万美元,以满足墨西哥新泉新增定点项目的产能扩充,更好的服 务当地客户和开拓北美市场业务。2)新加坡&欧洲斯洛伐克工厂:2023 年 9 月 和 11 月,公司分别在新加坡和斯洛伐克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开拓欧洲市场业务, 公司国际化战略得到进一步推进。3)美国设立公司与工厂:公司拟通过全资子 公司新加坡新泉以自有资金 5000 万美元在美国特拉华州投资设立新泉美国控股, 并由新泉美国控股分别在加利福尼亚州投资 400万美元设立新泉美国集团,在德 克萨斯州投资 4600 万美元设立新泉(德克萨斯)国际化进程加速打造内外饰龙 头企业。
3.3.1 北美&墨西哥:产能持续爬坡,盈利能力稳健
墨西哥产能持续爬坡,全球化布局深化推进。公司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 有助于更好的服务公司客户,拓展海外市场,把握汽车产业国际领域内的发展 趋势和客户需求。工厂方面,公司在 2021 年设立子公司以及生产基地,同年增 资 3,000 万美元进行基地建设;2023 年 9 月对墨西哥子公司增资 9,500 万美元, 培育北美市场。
北美与墨西哥工厂发力见成效,已开始贡献营收:墨西哥新泉于 2021 年设立, 新泉香港持有墨西哥新泉99.75%股权,公司持有墨西哥新泉0.25%股权。公司先 后对墨西哥新泉增资 3000 万、5000 万、9500 万,主要以满足墨西哥新泉新增定 点项目的产能扩充。墨西哥新泉主要以承接特斯拉北美业务为主,当前已开始 贡献营收。2024 年 H1 营收为 3.25 亿元,营收能力大幅提升,2024 年半年营收 水平已接近 2023 年全年营收。
北美新能源渗透率稳步显著,CR4 集中度高,新泉发力核心大客户。北美新能源 车体量在 300 万辆左右,2023 年新能源车销量为 281 万辆,同比增加 51%,渗透 率为 14.6%,同比增加 3.7pcts。北美新能源市场份额来看,特斯拉、丰田、本 田以及福特为北美前四大新能源车企,占比稳定,2023 年 CR4 为 63.81%。尽管 在当前电动化进程减速下,北美新能源车销量与渗透率仍在提升,新泉发力北 美前极大核心客户,产品在核心客户份额上稳步提升。
3.3.2 欧洲:工厂产能稳步建设,有望配套欧洲大客户
欧洲斯洛伐克稳步投产,后续发力可期。公司于 2023 年 11 月在欧洲斯洛伐克设 立全资子公司,为开拓欧洲市场业务准备。2024 年 3 月,向斯洛伐克新泉增加 投资4,500万欧元,以满足斯洛伐克新泉新增定点项目的产能扩充,更好的服务 当地客户和开拓欧洲市场业务。当前主要配套欧洲特斯拉,未来有望拓展至欧 洲其他主机厂。斯洛伐克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投产,主要以配套欧 洲特斯拉为主;未来有望配套欧洲其他整车厂,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空间。
欧洲新能源车增速放缓,渗透率仍稳步提升。欧洲新能源车体量较大,在 600 万辆左右,2023 年新能源车销量为 575 万辆,同比增加 23.2%,渗透率为 43.1%, 同比增加 3.1pcts。欧洲新能源市场份额来看,欧洲本地车企份额逐步提升趋势 明显,大众、宝马、奔驰等近年来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2023 年新能源车 销量分别为 91.8、46.1、41.7 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 16%、8%、7.3%。
欧洲各家车企电动化布局情况:1)奥迪:2023 年 12 月奥迪表示,短期内将继 续推广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出的速度放缓。但是在 2024 年,依旧推出第二个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PPE,奥迪 Q6 e-tron 将是这个平台 的首发车型。从 2025 年开始增强版的 MEB+平台将会问世。2)宝马:NeueKlasse 是宝马耗巨资计划打造的一个全新电动汽车平台将于 2025 年下半年推出, 并基于新平台将在两年内推出 6 款新车,首批车型是 SUV 和轿车,并将选用圆柱 形锂电池。3)大众:2027 年前,大众将向市场推出 8 款新电动汽车。电动 POLO ID.2 被大众汽车寄予厚望。这款车型将于 2026 年初全球首发,入门级车型售价 约 25000 欧。紧凑型 ID.3 同样将于 2026 年进行较大升级改脸。 出色的成本管理是出海的零部件龙头的核心优势。毛利率来看,相较于李尔、 安道拓等海外龙头公司,新泉的毛利率远高于行业水平。从净利率来看,新泉 同样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在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上有效扬长避短,发挥中 国企业优势。在研发方面,公司主要研发中心与人员设立在中国境内,相较于 海外成本,将研发团队放在国内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公 司目前积极研究自动化生产布局,未来有望在全自动化生产方面发力,进一步 降低提升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水平,提升海外本土竞争力表现。
品类+客户+地域三重维度共振,新泉迎来下一轮全球化成长周期。1)品类:新 泉积极布局内外饰大赛道,新泉多品类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从内饰件业务 开始,逐步品类扩张那只外饰件以及座椅业务,单车价值量翻倍上移,从 4000- 5000 元提升至 1-1.6 万元,ASP 天花板较高。2)客户:公司依托特斯拉核心大 客户发展,海外客户积极发力布局,寻找欧美大客户发力成长支点。当前公司 已在斯洛伐克、墨西哥、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辐射欧洲、美洲以及亚洲,除配 套特斯拉以外,未来有望发力海外各地 OEM 厂商,辐射欧洲传统巨头。3)地域: 北美墨西哥&欧洲产能持续爬坡,盈利能力稳健。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墨西哥、 斯洛伐克投资设立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与工厂,辐射全球 客户。墨西哥新泉随着产能逐步爬坡,当前已开始贡献营收与利润。欧洲斯洛 伐克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投产,主要以配套欧洲特斯拉为主;未来 有望配套欧洲其他整车厂,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空间。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PDF原文:
《新泉股份(603179)公司深度报告:大赛道扬帆共拓,新一轮全球周期起航-方正证券[文姬]-20241124【33页】》
报告来源:【价值目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