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市场显示出小幅震荡的趋势,热点不明显,成交量也有所回落,这使得多空分歧逐渐加大。投资者普遍感受到短线获利难度增加,相较于一个月前,市场热度明显下降,部分投资者选择降低仓位,静待市场第三次探底的时机。据报道,不少技术派投资者甚至开始关注3087点上证缺口的回补。回顾本周市场,每当指数面临下行风险时,似乎总有无形之手进行市场保护,这让人不禁回想起在3000点附近的那种保护与托举。从历史回顾来看,那个时点最终成为了最佳入场时机。自9月以来,在多部门政策重磅加码后,指数的重心亦有所上移,幅度接近10%,这样的发展在情理之中。
当前大部分行业与指数的估值水平大约在50%至60%左右,其中市盈率(PE)的分位数达到70%以上,而市净率(PB)则相对较低,接近30%。这反映出在经历本轮上涨行情后,市场的估值水平虽然拔升,但经济复苏力度有限,未来必须依靠企业盈利的增长来进一步支撑。因此,市场并不具备全面上涨的基础,整体估值水平并不便宜。在经历了千点的行情之后,未来的市场走势将更趋向结构性分化,优质企业的表现值得期待。
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当前的市场正在从情绪牛和资金牛逐步转变为结构牛和盈利牛的阶段。从历史角度看,所谓的慢牛行情其实就是部分优质企业和先行行业的带头行情。未来,找到那些愿意承受长期配置的龙头企业以及率先复苏的行业,将是投资者获取盈利的关键所在。可以说,9月底的行情是政策推动的点火行情,推动着三年熊市的终结;而从10月至今,市场则显现出长线资金与短线投机者的交替过程。这些信任政策的机构资金逐步入市,相比之下,获利或减亏出局的短线投资者正在加速换手,市场也愈发趋向充分换手的状态。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与市场数据的逐步回暖,指数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上升通道,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过程的展开。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