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 文/图)自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来,汽车、水泥、电池等行业相继举行座谈会、发布倡议,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整治“内卷式”竞争作出重点部署。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反内卷”将成为下半年各行业重要议题。
低价竞争在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客流与营收,但一味降价会带来利润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目前,已有一些餐饮企业率先转变竞争策略,将重心从价格转向质量与体验升级。图为北京一家餐厅使用新鲜食材现场制作美食。
低价无序竞争引关注
近期,我国一些产业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餐饮行业,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如火如荼,但在订单量骤增背后是行业增收不增利、中小商家不堪重负。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快递行业“价格战”也是日益白热化。为争夺市场份额,一些快递企业大打“价格战”,不断压低揽收派送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操作。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低价竞争策略短期内或许能吸引部分客户,但从长期来看,不仅压缩了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也扰乱了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导致整个行业陷入“量增价跌利薄”的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但快递业务单价却降至7.52元,同比下降9.2%,“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汽车行业同样受到了“价格战”带来的困扰。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这是我国汽车历史上同期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不过,在产销量双位数增长的同时,不少整车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部分经销商越卖越亏,甚至出现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怪象。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3.9%,A股乘用车行业8家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76亿元,创5年来最低。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还曝光了一批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其共同特点是企业忽视品牌、质量、技术竞争,为获取短期市场份额和利润,降低成本投入,以“低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些忽视品牌“卷”价格、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产品质量整体下滑,直接影响百姓消费权益,破坏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生态。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当前多种因素造成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一是供需结构性失衡,部分行业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现有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有限市场空间内进行竞争;二是部分企业关注眼前利益,缺乏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意识,习惯于拼成本、打价格战,甚至故意制假售假,无视法律底线;三是部分领域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给一些企业铤而走险突破底线以可乘之机。
整治“内卷式”竞争
“‘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顽疾。”专家表示,“内卷式”竞争看似能让消费者从低价中受益,但就长远来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激烈的价格战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削弱了其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能力;低价竞争破坏了行业生态,使得坚持品质与创新的企业因成本较高处于劣势,市场竞争中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利于行业整体创新与发展。
实际上,“内卷式”竞争早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高规格会议都对整治“内卷式”竞争作出了明确要求,今年全国两会还首次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决策层对于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坚定决心。
今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强调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密集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7月16日公布了一批产品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并表示“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执法工作。”
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专家表示,下半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将会进一步落实,预计政策的落实将从供给侧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发展质量。具体来看,一是强化法治化治理手段,依法依规重点整治企业间低价无序竞争行为;二是实施金融手段引导,适度收敛银行对深陷“内卷”式恶性竞争、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三是推动行业自律行动,目标是将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各方种种表态及举措表明,下半年“反内卷”将成为重要政策议题。近段时间以来,各行业协会纷纷发布倡议,号召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关于抵制“内卷式竞争”、促进钢铁流通行业科学有序发展的倡议书》提出,摒弃“内卷式”恶性竞争,严格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低于成本价倾销、诋毁商誉、窃取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倡导基于产品品质、服务价值、技术创新的良性竞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针对部分车企发布不能代表市场规律的销量周榜、加剧“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情况,对车企发出倡议,禁止通过拉踩、攀比制造恶性竞争。在汽车零部件产业较为集中的河北威县,当地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坚决摒弃“低价换市场”思维,停止恶性价格竞争。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电池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倡议电池行业强化产业链协同,建立协调机制;聚焦质量提升,应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坚守安全底线,共筑产业根基。
在金融领域,不少银行将“反内卷”工作列为下半年的要点。日前,平安银行广东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并将组织全行2000多名员工完成反“内卷式”竞争承诺书的签署;广发银行也在年中会议中表示,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反对“内卷式”竞争,企业积极响应。7月26日,中盐集团邀请江苏盐业、广东盐业、湖南盐业、鲁银投资、浙江盐业、江西盐业、云南盐业等7家行业骨干企业举行盐业反“内卷”座谈会,共同发起“摒弃内卷 竞合共赢”联合行动,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
专家表示,多个行业近期密集发布“反内卷”倡议的背后,是各界对于愈演愈烈的“内卷式”竞争的广泛关注,以及政策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持续加码。“反内卷”倡议书的执行,有望进一步促进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行业“内卷式”竞争应该如何破局?专家认为,应鼓励企业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的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升级,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需求,让市场竞争从低水平的内卷转向高质量的竞争,从而实现行业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