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站上3350美元,高盛大胆预测将涨至4000美元,然而花旗银行却相对保守,预测仅为3000美元。分析师们发出警告:“金价三年累计上涨125%,是时候喘口气了!” 紫金矿业、湖南黄金等股票价格已上涨超过50%,引发市场热议,不少网友焦虑地表示:“邻居靠湖南黄金赚了一辆宝马,我现在追会不会接盘?” 这轮矿业股票的狂欢,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长期盛宴?
紫金矿业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净利润高达232亿元,同比暴涨54%,仅上半年就赚取了全年利润。二季度单季利润更是达到惊人的130亿元,环比增长27%,平均每天进账1.28亿元,令股民们调侃道:“这比开印钞厂还快!” 厦门一位资深股民王大叔欣喜地翻出持仓记录:“去年3月买的紫金,现在涨了近一倍,肠子悔青没多押点!” 然而,尽管业绩辉煌,紫金矿业港股却在业绩发布后下跌1.71%,董事长陈景河更是一脸无奈地抱怨:“我们的黄金被当铁卖!” 市盈率仅为12倍,远低于国际巨头纽蒙特矿业的20倍,这究竟是何原因?
紫金矿业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强大的“双核引擎”——黄金和铜业务功不可没。2024年预计黄金收入367.7亿元,铜收入310.7亿元,两者几乎五五开,构成了其稳定的利润来源。虽然铜价年内涨幅仅为6%,看似温和,但8.2万吨的年产量却稳稳地支撑着利润,一位从事金属贸易的张老板精辟地指出:“盖楼造车都要铜,涨价就是印钞票!” 然而,铜价涨幅远逊于黄金(35%),这成为了紫金矿业业绩相对逊色的一个重要因素。财经评论员老吴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比喻:“中金黄金一门考90分(黄金),一门考60分(铜);紫金矿业两门都考85分,总分赢单科却被碾压!”
紫金矿业的成功,还与其积极的并购扩张策略密不可分。三个月内,紫金矿业斥巨资进行全球并购:1月斥资137亿元收购藏格矿业控股权,4月收购加纳Akyem金矿(年产5.8吨黄金),6月又投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G金矿(年产5.5吨黄金)。藏格矿业已成为紫金矿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贡献了17.5-19亿元的利润,哈萨克斯坦金矿更是到手就能赚钱,陈景河董事长豪言:“贵?看我怎么把成本砍下来!” 此外,山东海域金矿、罗斯贝尔金矿、卡莫阿铜冶炼厂以及西藏巨龙铜矿二期等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紫金矿业的产能,黄金年产量有望达到85吨,铜产量将突破115万吨,相当于再造半个紫金矿业。
白银市场则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暴涨”大戏。7月14日,伦敦白银价格突破39美元/盎司,创下13年新高,年内暴涨35%,大幅跑赢黄金的27%涨幅。新手股民纷纷在股民群里惊呼:“白银吃错药了?” 老股民则淡定回应:“金银比都破100了,白银补涨才刚开始!” 这轮白银暴涨,主要源于强劲的工业需求和供应缺口。光伏产业对白银的需求量巨大,每块光伏电池就需要10克白银,而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飙升;新能源汽车对白银的需求更是呈爆炸式增长,混动车用银量增加21%,纯电动车用银量更是暴增71%。 此外,全球白银连续五年供应短缺,2024年预计缺口达5000吨,2025年更是扩大至3630吨,超过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总量。秘鲁、墨西哥等主要产区产量下降,而白银ETF持仓却大幅增加10.69%,1.48万吨白银被锁在仓库里,现货市场供不应求。
白银价格暴涨也带动了A股相关股票的飙升。湖南白银7月11日和14日连续涨停,年内涨幅超过52%。这家拥有2000吨白银年产能的湖南国资委旗下企业,从默默无闻的小透明一跃成为市场宠儿。兴业银锡(原名兴业矿业)年内更是暴涨65%,创下历史新高,引来网友调侃:“去年嫌它改名土,现在大腿拍紫!” 中金黄金也凭借一份业绩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增长50?5%,扣非净利润暴增74?0%)而盘中涨停,收盘上涨9.73%。
业绩预告也进一步揭示了矿企的盈利能力。湖南白银扣非净利润暴增358?28%,预计盈利5000万-7000万元;紫金矿业矿产银产量达到223吨,再创新高;兴业银锡则采取“混搭”策略,锡、银、锌、铁齐上阵,虽然贵金属收入占比不到28%,但其家族控股的特性使其股价波动远比国资股更加刺激。
最后,老股民王大叔总结道:“投资矿企,要看家底厚不薄。紫金矿业拥有全球30座矿山,实力雄厚;而湖南白银和兴业银锡规模相对较小,涨得猛,波动也大。投资要稳扎稳打,别一把梭!跌点买点,像攒金镯子一样摊低成本。” 这番话,或许是给这轮矿业投资热潮最好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