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6.30到来,三大交易所批量受理IPO公司上市申请之际,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电材”)提交的创业板上市申请终于在6月27日这一天获得深交所的受理。
固德电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及电力电工绝缘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和电力电工高性能绝缘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电力电工绝缘产品。
该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防护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构建了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按2023年企业营收计算,公司在全球电池系统云母材料安全防护市场份额达到15%-20%,仅次于行业龙头浙江荣泰,彰显了突出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当然,该公司提交IPO申请也是有业绩作为底气的。报告期也即在2022年至2024年中,固德电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6.51亿元、9.08亿元,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达到了5786.92万元、1亿元、1.73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3年和2024年,固德电材营收连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扣非净利润更是接连两年保持了70%左右的增速。尤其是2024年,固德电材的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了8.96亿元和1.72亿元,一举成功超过同行平均值的8.39亿元和1.4亿元,而在2022年和2023年中其主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还均低于同行平均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固德电材主营收入同比增长了38.53%,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则是高达70.93%,分别超过同行平均值的22.86%和26.56%。而随着2024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落定在9.08亿元和1.73亿元,这也使得固德电材在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8.24%和72.91%。对于一家IPO公司来说,这样的业绩表现当然可以增加公司IPO的底气。
从固德电材的业绩来看,当下确实是该公司提出IPO申请的大好机会。不过,或许令该公司没有意料到的是,今年6月20日,江苏证监局作出了《关于对朱国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让市场不能不对该公司的IPO申请另眼相看。
当然,正如固德电材在招股书中所表述的那样,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也不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就朱国来遭到江苏证监局警示这件事情来说,虽然这一警示决定是今年6月20日作出的,而且朱国来也是固德电材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并且还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但涉及到的事情却发生在报告期之前。
警示函的表述是这样的:经查,2016年以来,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十大股东张某娟与朱某、李某根形成股份代持关系,导致公司股权不明晰。张某娟与朱某股份代持关系于2023年3月解除,张某娟与李某根股份代持关系于2019年8月解除。你作为公司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对张某娟与朱某、李某根的股份代持关系知情,但一直未告知公司和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导致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中存在股东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形。
所以这件事情确实不是发生在2022年到2024年这个该公司IPO的报告期内。而且股份代持问题也算不上是“重大违法行为”。但市场联想的是,作为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朱国来既然可以”知情不报”,隐瞒公司股东的代持关系,导致年度报告与半年度报告中的股东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那么作为这样的董事长、总经理,是不是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会“知情不报”,导致公司其他方面的信息披露也不真实、不准确呢?甚至该公司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是不是就真实、准确呢?会不会有“不真实、不准确”的信息出现呢?因为有着曾经的表现,市场难免会有这样的担忧。
而且从固德电材的业绩来看,虽然报告期该公司的业绩堪称亮眼,但在亮眼的业绩背后也不是没有担忧与隐患。比如在报告期内,该公司外销收入的增长迅速。报告期内,公司外销金额分别为7,304.53万元、18,642.35万元和39,686.2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50%、28.82%和44.29%,外销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2024年的增幅分别为155.22%、112.88%。
相反,报告期内,公司内销金额分别为39,817.25万元、46,039.85万元和49,919.3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50%、71.18%和55.71%,内销占比逐年下降。其中。2023年、2024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5.63%、8.43%。可见,固德电材报告期内销的增长远远低于外销。该公司报告期业绩的增长,外销贡献甚大。
但外销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比如地缘政治的影响,甚至某大国挑起的关税大战,而偏偏在外销中,该公司销往美国的产品在销售中又占了较大的比例。报告期内,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131.50万元、11,315.53万元及22,454.4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80%、17.38%和24.73%。难怪该公司在招股书里也提到了中美贸易政策风险,这个风险确实不得不予以高度的关注。
不仅如此,在固德电材报告期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其综合毛利率与主要产品的毛利率也是稳步升高,其走势与同行可比公司并不一致,甚至呈现出相反的走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40%、33.31%和37.02,综合毛利率稳步升高,而同行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平均值为30.80%、32.21%、31.02%,毛利率维持在31%附近,总体保持稳定状态。其中,2024年的综合毛利率甚至较2023年略有下降。但固德电材2024年的综合毛利率较2023年上升了3.71%,并且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6%,这个差距显然是非常大的。
对于公司毛利率的上升,该公司归结为主要系公司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零部件产品销售毛利率较高且占比逐年提升所致。招股书显示,报告期,该公司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产品的毛利率确实是在逐年走高,由2022年的33.16%上升至2023年的39.69%,到了2024年又进一步走高至40.16%,2024年这一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同行平均值的36.74%。
引人关注的是,2024年其同行企业毛利率均较2023年出现了下滑,其中浙江荣泰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毛利率下滑了5.08个百分点,平安电工新能源绝缘材料产品毛利率下滑了5个百分点,而固德电材毛利率却在逆行业趋势上涨。该公司毛利率这种逆行业上升的趋势还能维持到几时?这无疑是市场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此外,从固德电材的募资来看,此次IPO,该公司拟募集资金为11.76亿元,其中52757.73万元用于年产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新材料零部件725万套,9117.77万元用于研发中心,25695.65万元用于陆河麦卡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用3亿元的募资补充流动资金,该公司的这一募资安排显然又授人以柄。毕竟该公司本身并不差钱。就资产负债率来看,2024年末,固德电材资产负债率(合并)已经低于40%仅为 39.68%;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只有43.09%。更重要的是,固德电材在2022年至2024年度,货币资金分别为8,397.49万元、17,077.24万元、30,747.2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4.30%、35.56%及40.52%,以2024年为例,其货币资金达到了3.07亿元,主要为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而在2024年固德电材并没有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仅为768.42万元,对于拥有3.07亿元货币资金的固德电材来说,显然是没有太大资金压力的。更何况在2023年和2024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206.90万元、18,492.21万元,现金流量处于持续净流入状态。同时截止2024年末,固德电材账上还有高达2.54亿元的应收账款余额,如果能做好催收工作其资金面无疑将会更加充裕。
不仅如此,固德电材的不差钱,还表现在该公司在报告期年年现金分红上面。数据显示,在2022年,固德电材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金额均为1409.25万元,到了2023年又分红了1552.50万元,紧接着2024年再次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金额均为1552.50万元,三年现金分红累计7476万元。
固德电材一边给老股东进行现金分红,一边又向公众投资者伸手要钱补流,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得人心的,同时也是有违职业道德的。这明显是拿公众投资者当冤大头,让公众投资者来为公司的现金分红买单。这种做法必须予以制止。并且鉴于该公司本身并不差钱,因此,该公司的补流计划有必要予以取消。(本文独家发布,谢绝转载转发)